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后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证据.pdf-张翔-2016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合作推广
©本内容由知传链提供

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后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证据.pdf-张翔-2016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试图通过对个人间直接借贷、合会和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三类民间金融合约不同信息机制的分析来理解这三类民间金融合约的替代与并存现象。作者用信息汇聚机制解释为什么有人通过合会合约而不是多个个人间直接借贷合约向多人借钱;用信息隐瞒机制解释为什么合会特别是标会有时候会发生大规模倒会的现象;用政府信用信号发送机制解释改革后温台地区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兴衰成败。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系统性民间金融风险的生成、防范与处置研究”(项目批准和温州大学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对本书写作与出版的资助和支持;感谢《社会学研究》、《金融研究》、《社会发展研究》和《社会学评论》同意授予相关文章的版权第一章 导言一 问题的提出在中国的民间金融市场上,存在直接借贷、合会、各类开展吸存和放贷业务的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及介于上述三类民间金融合约之间的各类中间过渡形态的民间金融合约。直接借贷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属于人格化交易;合会则可以发生在“熟人的熟人”之间,具有半人格化交易的特征;从事存贷业务的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则通过其本身的中介作用,让原先相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知传链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22222403MA16M69T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