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8
青葙子丸_圣惠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青葙子丸_圣惠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9
1.1. 组成: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9
1.2. 功效:伤寒热毒攻眼,赤痛,兼白翳晕。 9
1.3. 来源:《圣惠》卷十。 9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9
2. 相似度67%:黄芩散 9
2.1. 组成:黄芩1两,大青1两,川升麻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茵陈1两,川朴消1两,栀子仁半两,黄连半两(去须),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9
2.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9
2.3. 加:大青、茵陈、甘草 9
2.4. 减:青葙子、兔肝、苦参 9
2.5. 功效:伤寒。10日内未得汗,表里有热,发斑,狂言欲走,眼目俱黄,心中烦闷,大便不利。 9
2.6. 来源:《圣惠》卷十。 9
3. 相似度67%:大黄散 9
3.1.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蓝叶1两,川朴消1两,川升麻3分,决明子(微炒)3分,黄芩3分,栀子仁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9
3.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10
3.3. 加:蓝叶、决明子、甘草 10
3.4. 减:青葙子、兔肝、苦参 10
3.5. 功效:风热毒气,忽冲眼睑,牛如米豆,名曰针眼,或白睛似水泡,疼痛,不可睡卧。 10
3.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10
4. 相似度67%:三黄丸 10
4.1. 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10
4.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10
4.3. 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 10
4.4. 减:青葙子、川大黄、川升麻、栀子仁、兔肝、川朴消、苦参 10
4.5. 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10
4.6. 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10
5. 相似度56%:大黄散 11
5.1. 组成: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黄柏1两(锉),黄连3两(去须),川升麻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两,黄芩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3分 11
5.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11
5.3. 加:黄柏、甘草、赤芍药、犀角屑 11
5.4. 减:青葙子、兔肝、川朴消、苦参 11
5.5. 功效:五石发动,体热心烦,肢节疼痛,大小便难。 11
5.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八。 11
6. 相似度56%:大黄丸 11
6.1. 组成:川大黄半两(炙碎,微炒),栀子仁半两,黄耆半两(锉),川升麻半两,川朴消半两,黄连半两(去须),生干地黄半两,玄参半两,磁石1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 11
6.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兔肝3分(微炙),川朴消2两,苦参3分(锉)。 11
6.3. 加:黄耆、生干地黄、玄参、磁石 11
6.4. 减:青葙子、黄芩、兔肝、苦参 11
6.5. 功效:风热毒气攻耳,暴聋,由肾气实热所致。 11
6.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12
7. 相似度56%:大黄丸 12
7.1. 组成: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半,栀子仁1两半,大青2两,龙胆1两(去芦头),苦参1两(锉),川朴消2两(细研)。 12
7.2. 原方对照:青葙子1两,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和处理方式.ppt
- EOCR-3DE智能型电动机保护器选型操作说明书.pdf VIP
- 流感防治知识讲座.pptx
-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居民慢性病管理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复制].docx VIP
- 2025年四川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鼻空肠管置管的维护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docx
- 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操作考核.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