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皖北平原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该文介绍了美国白蛾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发生原因,并从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皖北平原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以期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疫情,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生产安全。
关键词:美国白蛾;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08-0083-02
1引言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危害大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其生态分布范围在19~55n°[1],中国全境属于适生区域。1979年,在我国辽宁丹东的一次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时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而后疫情迅速扩散到辽宁省的宽甸、东沟、凤城、本溪、岫岩、庄河等9个县市,随后又传播到陕西、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北戴河、烟台、威海、青岛等省市,呈现出了从北部逐渐向中部地区扩散的趋势[2]。2012年,安徽省芜湖市和宿州市先后首次发现美国白蛾,当年宿州市的发生面积为46.6hm2,2013—2015年分别为4326.7hm2、21740hm2、80346.7hm2,发生面积逐年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趋势。借鉴山东防控美国白蛾的经验,宿州市率先引入飞机防治措施,并在皖北平原地区逐年扩大飞机的防治区域,快速压低虫口基数,采取生物、化学方法相配套,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措施。2018年前后,安徽省美国白蛾疫情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皖北平原美国白蛾疫情也基本得到了控制。
2特征特性
2.1食性杂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叶片危害,食性杂,经研究发现,其可危害300多种植物,在中国的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175种[2],对林业和农业的危害巨大。取食量大,严重时整株树木树被网幕复盖,树寄主植物叶片全部被食光,并啃食树皮[3]。
2.2适应性强可取食多种植物,在宿州地区发现,当美国白蛾把树叶吃光时,会下树危害农作物,如玉米、花生等,并且还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繁殖。
2.3繁殖能力强宿州市每年发生3代,正常情况下,1头成虫每年可繁殖3000万头,最多时可达2亿头[4]。
2.4生命力顽强美国白蛾幼虫期非常耐饥饿,经实验研究发现,3~4龄美国白蛾可以在数天不取食的情况下正常存活,5龄后可在不取食的情况下提前化蛹[4]。
3发生原因
皖北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美国白蛾的生存。宿州市有杨树纯林133333.3hm2以上,其他桃属、梨属、泡桐、杏属等美国白蛾喜食树种面积在13333.3hm2以上,均可作为美国白蛾的寄主植物。由于皖北平原高铁、高速、国道、省道等交通网四通八达,白蛾的检疫检查难度大,不可能对所有的植物及其产品或其他载体进行全面检疫检查。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物资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白蛾的繁殖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传播途径。由于美国白蛾的繁殖特性,一旦進入就会迅速增殖、蔓延开来。
4综合防控技术
4.1人工监测
4.1.1常发区根据美国白蛾成虫趋光性的特点,可以使用黑光灯和美国白蛾性诱捕器相结合的方式,记录每天诱捕的白蛾数量,确定羽化高峰期,为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宿州市美国白蛾的羽化高峰期为:第1代5月2日;第2代7月7日;第3代8月8日[4]。
4.1.2新发生区黑光灯和性诱捕器是新发区监测疫情传入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新发生区虫口基数低的情况下能否诱捕到成虫或者诱捕数量较少,不宜作为确定羽化高峰期的手段。而网幕期调查是疫情监测的最佳方式。2~4龄是美国白蛾网幕观察的最佳时期,可以通过查网幕开展调查。宿州市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显现期如下:第1代6月1—15日;第2代7月10—30日;第3代8月20日至9月10日[4]。
4.2物理防治
4.2.1人工挖蛹分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中旬、9月中旬以后,组织人员在树下枯枝败叶、草垛中、屋檐下和砖瓦乱石堆等地挖蛹,降低下一代发生的虫口基数。
4.2.2人工剪除网幕美国白蛾幼虫有聚集和吐丝结网的习性,6月1—15日,7月10—30日,8月20日至9月10日是网幕最佳观察期[4],可组织人员剪除网幕。
4.2.3黑光灯诱杀根据发生调查情况,在每年的4月初至5月中旬和6月中旬至8月底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
4.2.4绑草把诱虫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有下树寻找结茧场所的习性,分别于6月15日至7月10日,7月25日至8月20日,9月10日,人为在树干上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结茧,然后集中销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