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家共享雨伞公司称拿到天使轮融资
多家共享雨伞公司称拿到天使轮融资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共享雨伞又将如何盈利?“春
笋”创始人李永秋表示,雨伞相较于单车和充电宝,低本钱而不低
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
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
多家共享雨伞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百万元至千万元融资。有评
论人士表示,押金是这些共享经济企业看中的盈利点之一,“押金
带来的巨大资金沉淀,让他们不担忧物品损毁、不还等问题。把这
些长期沉淀的押金用作理财,即可获得盈利。至于共享物品使用的
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迎来风口。多家共享雨伞公司宣
布完成数百万元至千万元融资,并且已经对外铺设雨伞和伞架,目
前已投放的共享雨伞总数超过数十万。不过,共享雨伞前景如何还
不明朗,有分析人士称共享雨伞目前的投资人最终都是为了寻求
BAT等公司的“接盘”。
就在上周,多家共享雨伞公司相继宣布拿到天使轮融资。5月
22 日,共享雨伞“春笋”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5月24
日,“共享e伞”宣布已经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四
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5月28 日,共享雨伞品牌“JJ伞”
对外公布已获得昂假设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共享雨伞行业似乎迎来风口。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对媒体
表示,“除了自己团队的1000万资金,现在明确表达跟投意向的资
本已经超过了1个亿。”除了融资之外,目前在支付宝的“芝麻信
用”功能中,已经接入共享雨伞工程,只要芝麻信用到达一定分
数,就可以实现免押金租赁。
目前共享雨伞已经在多地实际运营,这些共享雨伞分为两种模
式,其中主要的一种模式是铺设伞架的固定运营模式,雨伞被固定
在伞架上,伞架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的地铁站、大型商场、校园、
写字楼、电影院等场所。另一种为随处投放的流动性模式。
广州的“魔力伞”是做共享雨伞较早的一家。魔力伞的伞架主
要铺设在广州地铁站内,一台伞架可容纳50把伞,方便通勤的乘
客。据当地市民介绍,以往广州一到下雨,地铁站内就会出现许多
出售雨伞的,这些雨伞售价十几元到几十元,销量颇为不错。在共
享雨伞出现后,首先被抢空的就是共享雨伞了。据介绍,市民只需
用微信扫一扫租借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无需下载APP,就可以收
到某个通道上的雨伞可被借走的消息。在还伞时,也可以直接在 中
操作,借还流程都在10秒内即可完成。
共享e伞的模式不是固定的伞架,而是随处投放。该公司的雨
伞不同于普通的雨伞,安装有类似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可以实现
定位和密码开锁等功能。用户在 上下载APP,可以看到附近的
伞,在APP上缴纳押金和租金后,扫描伞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得该伞
的密码,开锁30秒后自动开始计费,合上伞即停止收费。这种芯片
的下方还有一个太阳能充电板,为芯片提供电源。据共享e伞创始
人透露,这样一把伞的造价开发和运营本钱到达了90元一把。其特
殊的地方在于,不仅可以遮风雨,还可以遮太阳,甚至能够当老人
的拐杖,可谓一伞三用。后续投放的雨伞还有可能参加MP4等功
能。
共享雨伞目前在使用时需缴纳几十元的押金。“魔力伞”试运
营期间,首次租借需要缴纳20元的押金,在15天内试用,超过规
定时间按照0.5元/天扣费;正式运行后押金为30元,超时的使用费
为2元/天。“春笋”的押金为59元,24小时内,之后每天按照一
元钱扣费。共享e伞押金为19元,租金那么是每半小时0.5元。JJ
伞押金为30元,现阶段的收费标准为12小时内使用,超时后那么
按1元/12小时来计费。
春笋表示,首批10万件产品将于6月份正式入驻上海和北京。
JJ伞公布的数据显示,首批投放的.3000把雨伞使用人次在15000
次以上,平均使用频次为2.6次/天,其中有30% 以上的借还行为
超过12小时。共享e伞那么称,目前投放量已达3万支,用户达7
万人,后续方案投放总量为180万把左右。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共享雨伞又将如何盈利?“春
笋”创始人李永秋表示,雨伞相较于单车和充电宝,低本钱而不低
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
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共享e伞的创始人也表示,会在雨
伞内部印制广告,让用户翻开就可以看到。
不过雨伞的使用是有特定场景的,对天气的要求比拟高,这种
商业模式的市场容量和可复制性遭到质疑。尤其是在北方城市,对
共享雨伞的需求到底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