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策略探讨.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策略探讨   〔摘要〕语境在话语表达和意义理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和交际情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传统典籍在英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目的语读者语境信息缺失的问题,以及相关语境信息重构的需要。文章以辜鸿铭英译《论语》为例,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篇语境三方面探讨了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策略,以期为如何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论题提供启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典籍英译;语境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2-0011-08   引言   典籍翻译是我国文化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译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在翻译实践层面,随着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开展,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译等,中译外数量超过外译中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典籍外译的数量和语种均有所增加;在翻译研究层面,在“中国知网”上以“典籍翻译”为篇名、以2011年至2018年为发表区间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发现相关文献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5%。典籍翻译研究的日益繁荣,不仅表现在文献数量的增长上,也体现在研究主题的多元化上,如涵盖了文化软实力、少数民族典籍、中医典籍、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归化与异化、接受美学和生态翻译学等多个方面。随着典籍翻译研究往纵深化、专业化方向推进,一系列有关于翻译主体、内容、方式、过程与效果的重要译学论题应运而生。例如,宏觀层面的论题体现了研究者对典籍翻译现象的认识与反思,涵括了顺译与逆译的矛盾、“碎片化阅读”与“厚重翻译”的矛盾、典籍翻译实践与典籍翻译研究的矛盾等[1][2][3];微观层面的论题则更多落实到典籍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包括了归化与异化的矛盾、“超然”与“嵌入”的矛盾、合理解释与过度诠释的矛盾、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矛盾等[4][5][6]。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典籍外译是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尤指古代文献)这类特殊文本的翻译;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说,典籍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跨时代性、跨地域性、跨意识性和跨文化性,而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因素便是语境,当前的翻译研究也“注重研究接受情境及其运作方式”[7]。目前,学界有关于语境与翻译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相对而言,专门针对语境与典籍翻译的研究仍较为缺乏。鉴于此,本文尝试以典籍翻译中的语境信息缺失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文本,对典籍英译中相应的语境信息重构对策予以探讨。   一、语境与典籍翻译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对“context”(语境)一词的解释如下:解释一为“thepartsofsomethingwrittenorspokenthatimmediatelyprecedeandfollowawordorpassageandclarifyitsmeaning”,这一定义描述的是语篇或话语所在的内部语言环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前言后语或者是上下文;解释二为“thecircumstancesthatformthesettingforanevent,statement,oridea,andintermsofwhichitcanbefullyunderstoodandassessed”[8](470)。此定义描述的是能使语篇或话语能够获得充分理解的外部语境,具体包括事件、陈述或大致信息的环境或背景。   在语言学领域,韦格纳(wegener),首先提出了“语境”概念,认为语言的意义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同时语境包括“说话时的客观情景、受话者能直接联想到的各种因素、交际双方对各自身份的意识程度”三个方面[9](3)。20世纪2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中,基于人类学实地调研的方法,将语境区分成了两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他指出“情景语境”是“语言表达所赖以依存的总体环境”;而“文化语境”指的是“某一人类群体的文化、生活与习俗”[10](306)。在此基础上,英国伦敦学派的弗斯(j.r.firth)与韩礼德(m.a.k.halliday)等学者将语境研究进一步推进,使“语境”这一概念成为语言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11][12]。      语境在话语表达和意义理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信息能否有效传达、如何有效传达也是翻译实践与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更是将翻译定义为“源文本去语境化,在接受情境中重构语境的过程”[7](146),即翻译本身就可视为语境重构的一种实践;他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本土化的实践……翻译不是对原文的复制,而是对原文的变形,这种变形是译者阐释的结果,反映的是接受者的理解水平与阅读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