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中医药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Culture
学分
1.0
学时
总学时
16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
实验
-
实训
-
集中见习
-
实习
-
“课程思政”学时
3 学时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教育:
① 精诚仁爱的职业道德理念;
②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③ 红船引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课程代码
暂空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开课单位(系)
医学院
开课教研室
医学人文
教材与参考资料
推荐 教材
《药缘文化》杨柏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年
参考 资料
《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边江红,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5 年
《岐轩药物法象》张润杰,中国中医出版社. 2013 年
《字里藏医》徐文兵,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中国中医出版社. 2018 年
浙江省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
先修课程
临床医学概论、生药学
课程模块
通识教育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素质拓展
-
课程类别
必修
-
选修
●
开课学期
1
2
3
4
●
5
6
7
8
9
10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三、课程描述和目标
中医药与文化是一门通识课程。本课程通过阐述中医阴阳五行与远古文化的关系,中药与中华饮食、民俗、汉字、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关联,来诠释中医中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医药学除
了它的医学属性和特征外,她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特征,她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基础,她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形成和发展的。她的根本在于民族性,带有强烈的中华文化的特征,这一点也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中医药之所以与书画、京剧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是因为她有着自己独具的内涵,有着一系列由她本身界定的特征,这些的特征使她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她独特的文化个性,形成她自己特殊的文化体系。
课程目标 1 掌握食缘文化的内涵,能够深入理解主食、菜肴、汤羹、茶酒与中医药的联系,并能够用该知识指导临床实践。
课程目标 2 掌握俗缘文化的内涵,能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中蕴含的中医药思想。
课程目标 3 掌握字缘文化的内涵,能够理解字源、命名、字形、音译、药思、药趣背后的中医药与文化的交融与智慧。
课程目标 4 掌握药缘文学的内涵,能够从古代诗人,古代经典文学著作中,体会中医药在寥疾的同时,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课程目标 5 掌握道缘文化的内涵,能够从道教文化、中国哲学中,理解万物生长规律与药性,四季气候、本草习性、本草配伍中的哲学思考,能够探寻并理解中医药的自然情怀。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目标达成形式
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工作的科学 思维和文化素养
1
H
通过讲授中医药与哲学、文学、民俗的交融,以案例讨论等形式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
生的人文情怀;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1。
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H
通过讲授食缘文化、字缘文化,以叙事教学,课堂讨论等,培养创新意识和基本
人文素质,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2。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要求
理论学时
教学方法
对应课程目标
1
食缘文化绪论
掌握:主食、菜肴、汤羹、茶酒与中医药的联系,并能够用食药知识指导临床实践。
4
讲授
2
2
文化学基础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中医药的关系
2
讲授研讨
1
序号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要求
理论学时
教学方法
对应课程目标
3
美学基础
掌握:字源、命名、字形、音译、药思、药趣与中医药的联系及文化来源
2
讲授案例
小组合作
2
4
人际关系
掌握:古代诗人,古代经典文学著作中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
2
讲授研讨
案例
1
5
人际沟通
掌握:道教文化、中国哲学与中医药的关系并能够
进行合理的哲学思考,能够探寻并理解中医药的自然情怀。
6
研讨案例
小组合作
1
合计
16
-
五、课程重难点
序号
课程重点
课程难点
1
主食、菜肴、汤羹、茶酒与中医药的联系
食药知识的文化特征
2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中医药的关系
民俗文化的医学起源
3
字源、命名、字形、音译、药思、药趣与中医药的联系
字源、字形中的医学内涵
4
古代诗人,古代经典文学著作中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
古代经典文学著作中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5
四季气候、本草习性、本草配伍中的哲学思考
万物生长规律与药性
六、课程要求及成绩评定
本门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课程考核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出勤、课堂作业、论文。具体要求及评分方法如下:
出勤成绩 平时出勤成绩采用扣分制,每缺勤一次扣平时成绩2分,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