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版权信息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一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二
容斋随笔
卷第一(十九则)
卷第二(二十四则)
卷第三(二十一则)
卷第四(二十三则)
卷第五(二十五则)
卷第六(十九则)
卷第七(十八则)
卷第八(十五则)
卷第九(二十八则)
卷第十(二十则)
卷第十一(十六则)
卷第十二(十八则)
卷第十三(十八则)
卷第十四(十六则)
卷第十五(十九则)
卷第十六(十九则)
容斋续笔
卷第一(十八则)
卷第二(十八则)
卷第三(十八则)
卷第四(十七则)
卷第五(十三则)
卷第六(十五则)
卷第八(十五则)
卷第九(十四则)
卷第十(十七则)
卷第十一(十五则)
卷第十二(十二则)
卷第十三(十四则)
卷第十四(十七则)
卷第十五(十三则)
卷第十六(十六则)
容斋三笔
卷第一(十四则)
卷第二(十六则)
卷第三(十九则)
卷第四(十五则)
卷第五(十七则)
卷第六(十五则)
卷第七(十四则)
卷第八(五则)
卷第九(十六则)
卷第十(十七则)
卷第十一(十六则)
卷第十二(十六则)
卷第十三(十三则)
卷第十四(十六则)
卷第十五(十八则)
卷第十六(十则)
容斋四笔
卷第一(十九则)
卷第二(二十则)
卷第三(十六则)
卷第四(十五则)
卷第六(十五则)
卷第七(十四则)
卷第八(十七则)
卷第九(十六则)
卷第十(十七则)
卷第十一(十八则)
卷第十二(十三则)
卷第十三(二十四则)
卷第十四(十四则)
卷第十五(十五则)
卷第十六(十二则)
容斋五笔
卷第一(十九则)
卷第二(十五则)
卷第三(十五则)
卷第四(九则)
卷第五(十五则)
卷第六(十二则)
卷第七(十四则)
卷第八(十二则)
卷第九(十二则)
卷第十(十二则)
版权信息
书名:容斋随笔
作者:(宋)洪迈
排版:曹则军
审核:汤存亮
制作方:北京社馆直通车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一
元调少时就童子试于松江,郡将堂邑许公,通经学古人也。一语意合,或旬日再三召,恒坐列肆中,以待门启而入。有鬻《容斋随笔》者,取阅一二,则喜其闻所未闻,千钱易之。然犹未悉容斋之为何等人,《随笔》之为何等书也。归以告本师子柔先生,先生曰:“此宋文敏洪公之所著书,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读书作文之法尽是矣。”又曰:“吾向从丘子成先生见此书而不全,汝亟取以来,吾将卒业焉。”又曰:“考据议论之书,莫备于两宋,然北则三刘、沈括,南则文敏兄弟,欧、曾辈似不及也。”元调谨受教,日夕浸灌其中,行李往来,未尝不挟与之俱。
壬子秋,寓长干报恩僧舍,得略识一时知名士,每集必数十人,论及古今成败及文章得失,忿争不决者,元调辄片言以解,此书之助为多。间以示玉绳周子,读之尽卷,惘然曰:“古人学问如是,吾侪穷措大,纵欲留意,顾安所得书,又安所得暇日乎?虽然,吾来年将馆丹阳荆氏,君游踪务相近,颇载所藏书借我。”已而周子入翰林为修撰,寄语:“子今不患无书可读矣。”周子谢不敏,报书:“吾则未暇,留以待子。”盖戏之也。自后读《随笔》渐熟,又推其意以渐读他书,如执权度称量万物,爽者鲜矣。每逢同侪,必劝令读是书,而传本甚少,慨然欲重梓以公同好。
去年春,明府勾章谢公刻子柔先生等集,工匠稿不应手,屡欲散去。元调实董较勘,始谋翻刻,以寓羁糜。而所蓄本未免舛讹,适丘子成先生家鬻旧书,得向不全本,考其序,乃弘治中沁水侍御李公瀚所刻。又从友人沈子海惜得残落数卷,会之良合。然舛讹较所蓄本尤多,参伍是正,为改定千余字,仍阙其疑,明府公遂为之序,复纪其重刻之故,以告我后人。
嗟乎!二十年之间,曩囊(nang)时相与读是书者,遭逢圣明,当古平章军国之任,元调独穷老不遇,啜粥饮水,优游江海之滨,聊以整顿旧书为乐事,曾不得信其舌而奋其笔,何托落之甚也。上有稷、离,下有巢、由,道并行而不相悖,均之为太平之象,亦各言其志也己矣。崇祯三年三月朔,嘉定马元调书于僦居之纸窗竹屋。
重刻容斋随笔纪事二
先文敏公容斋先生《随笔》一书,与沈存中《梦溪笔谈》、王伯厚《困学纪闻》等,后先并重于世。其书自经史典故、诸子百家之言,以及诗词文翰、医卜星历之类,无不纪载,而多所辨证。昔人尝称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如执权度而称量万物,不差累黍,欧、曾之徒所不及也。
考公自浙东致政归田里后,自谓老懒读书不多,凡意有得,随笔志之,初成十六卷,又《续笔》以至《三笔》、《四笔》、《五笔》共七十四卷。宋嘉定中,公从孙寺簿极,锓木于章贡郡斋。明宏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