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普 |杂交⽔稻如何制种?专家详解制种技术要点,很实⽤!
前⾯分享过⼀ 杂交稻or常规稻?你所关⼼的种⼦知识都在这⾥,详细的讲解杂交稻和常规稻的种⼦知识,分析了杂交
稻的优缺点,那么杂交⽔稻如何制种?下⾯云众地分享⼀篇来⾃农业专家蒋德赏整理的杂交⽔稻制种技术,此⽂较长,
建议先收藏再慢慢学习!
⼈⼯授粉
⼀、杂交⽔稻制种概述
(⼀)、三系雄性不育系:是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不能⾃交结实,但雌性器官却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
粉⽽受精结实。这种雄性不育性稳定遗传的⽔稻品系叫雄性不育系,⽤代号A (简称三系不育系)。
(⼆)、两⽤核雄性不育系 (简称核不育系)
不育性由隐性核基因控制,与细胞质⽆关,既能表现完全雄性不育⽤作制种⼜能⾃交结实繁殖其后代的⽔稻品系,⽤S
表⽰ (两系不育系)。
(三)、⽤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产杂交⽔稻⼀代种⼦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杂交⽔稻制种。
(四)、⽗母本播种差期
第⼀期⽗本播种与母本播种的时间间隔⽤“天”或“叶”表⽰。
⼆、杂交⽔稻制种技术
(⼀)、制种基地的建⽴
1、基地选择
在选择隔离条件好,⽆检疫性病⾍害,⼟壤肥沃,地势开阔的⽥块,排灌条件好,集中连⽚的基础上,选择交通⽅便,群
众基础好,易于管理的地⽅,建⽴制种基地。
2、制种⽥选择
应选择地⼒均匀,肥⼒中等以上,排灌⽅便的⾮冷底⽥进⾏制种。两系制种⽥⽆⽔库⽔和冷浸⽔灌溉制种⽥。
(⼆)、制种季节的选择
应根据不育系对温、光、湿度等因素的要求和种性特点,结合当地制种基地的⽓象资料,综合考虑,安排制种季节。两
系杂交⽔稻制种宜安排在夏秋季制种。
杂交⽔稻之⽗
(三)、亲本种⼦质量要求
制种⽤的恢复系,不育系种⼦应符合GB4404.1-2008所规定的良种标准。
(四)、隔离条件
1、⾃然 (地形)隔离:在丘陵地带选择⼩盆地作制种基地。周围⼟岭、⼭坡的⾼度要求15⽶以上,跨度必须⼤于30
⽶。
2、空间隔离:即利⽤距离进⾏隔离,在平原⼤垌⽥,要求在距制种⽥的周围100⽶内只能种植同制种⽥⼀样的⽗本品
种,其他⽔稻品种绝不能种植。
3、时间隔离:制种⽥抽穗扬花期与其他⽔稻品种的抽穗扬花期应错开20天以上。采⽤这种⽅法隔离,制种单位必须指
定隔离的品种并提⾼纯度的种⼦,避免杂株花期与制种⽥相遇。
(五)、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
(1)、适宜播种期
应根据制种组合⽗母本的⽣育期类型、制种季节及当地的⽓象资料等,选择不育系最佳抽穗扬花期,然后推算出适宜的
播种期。不育系抽穗扬花期要求⽇平均⽓温达25℃以上,⽇平均⽓温24℃-28℃,抽穗扬花期间⽥间⽓温达28℃-
32℃,相对湿度达70-85%,微风天⽓。最佳抽穗扬花授粉时段宜按如下时间安排,春制:桂南6⽉中旬、桂中、北6⽉
下旬⾄7⽉初;夏制:桂北8⽉上中旬、桂中8⽉下旬;秋制:桂南8⽉底⾄9⽉上旬、桂中9⽉初、桂北8⽉下旬。⼭区单
季制种宜安排在8⽉上中旬抽穗扬花有利提⾼制种产量和质量。
(2)、两系制种播种期的确定
两系制种应⾸先确保两⽤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期安全,即在母本幼穗分化3-6期 (抽穗前约20-8天)⽇平均温度必须⾼
于24.5℃,⽇最低⽓温不低于21℃ (不超过连续3天);然后根据2、5、1、1的要求确定适宜的抽穗扬花时段,并推算
于24.5℃,⽇最低⽓温不低于21℃ (不超过连续3天);然后根据2、5、1、1的要求确定适宜的抽穗扬花时段,并推算
出适宜的播种期。
2、播差期的确定
应以保证⽗母本盛花期相遇为原则,根据制种的不同组合、不同季节,按照亲本种⼦的种性特点,结合当地实践经验,
合理确定⽗母本播种差期。
3、播种的要求
⽗母本的浸种、催芽和播种应分别进⾏。⽗本⼀般宜分两期播种,以延长花期,两期⽗本之间的适宜间隔为:早熟组合
4-5天,迟熟组合5-7天或1.1-1.5叶。播种时应适当控制⽗母本亩播种量,做到稀播匀播。
4、培育分蘖壮秧
选好秧⽥、精耕细作、施⾜基肥、选择肥⼒中等、排灌⽅便、背风向阳、地下⽔位低的浅泥⽥作秧⽥,并要求提前犁耙
翻晒,把⽥间的杂草等杂物拾⼲净。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分畦耥平后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压种⼊⼟,
早稻盖泥龙薄膜防寒,晚稻盖遮阴⽹防⾬防晒防鸟。
(六)、⽥间管理
1、秧⽥期管理
加强⽔肥管理措施培育多蘖壮秧,提⾼秧苗素质为原则。
2、本⽥期管理
1、移栽的要求
应在秧苗合适时期早稻⽇平均⽓温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