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京地区广告信息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第1篇.docxVIP

试论南京地区广告信息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第1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试论南京地区广告信息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 ? ? ? ? ? ? ? ? ? 1996年11月北京电视台率先推出生活频道,各兄弟台群起响应。从这时起,生活服务类节目便以集团军的阵容,一路过关斩将,一着不让的开拓着应有的收视市场。作为该类节目的一个分支,市场信息及导购类栏目也一路攀升。北京师范大 学关于此类节目的调查表明,其受欢迎的程度已超过传统的戏曲、文艺、科技、老年、妇女、少儿等节目。一时间,电视屏幕上似乎充斥了邻家女孩般娓娓道来的笑脸,随时随地告诉观众应该怎样生活,又怎样消费。然而,在这些红火的背后,业内人士也明明白白地感到重重危机。因为,98年的专项调查显示,生活中面临购物或旅游选择时,百姓获取信息渠道的顺序依次是:1、看报纸,2、听朋友介绍,3、看电视广告,4、看生活服务类节目(排名最后)。 一、 南京地区同类节目的各自特色 1、《消费向导》: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消费向导》火了,因为现在它的创收曾一度居南京地区同类节目之首。陈宁名气大了,曾经说她是南京地区最有名气的女人之一。《消费向导》不好看,主持人长得也挺一般。但众多缺点中一个不可掩盖的事实,《消费向导》曾经办得很贴近、很朴实,陈宁也曾经带着与普通消费者一样的心态去导购。一个栏目可能有许多的缺点,但关键性的一个优点仍然会让它有所成就。《消费向导》现在有点降温,因为它没能跟上观众更高的需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托收视的强势媒体,《消费向导》目前自以为不太犯愁。 2、《购物广场》: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购物广场》最近有压倒《消费向导》之势。主持人清新纯情,说一句生活提醒,伴两句深远抒情;一段东郊的浪漫摄影,再一段购物归家的甜美歌声。屏幕上那么近,生活中好象又那么远。留一段距离让你回味,留一颗果子等你去采摘。《购物广场》近来的版面让人耳目一新,但对此也有观众反感。因为,抒情容易陷入矫情,心跳容易导致肉麻。但不管怎样,《购物广场》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许多厂商点名请张樱光顾便是最好的例证。《购物广场》与《消费向导》虽然走着各自不同之路,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精心制作,高频率播出,创名牌抓固定收视率,高频率播出抓偶然收视率。每周只做三档节目,两三天播同一内容,同一档节目的播出次数高达12——24次,以此增加在观众中的印象,也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抬高了价格。 (价格8000元/分钟) 3、《精彩十八》:任你欢喜任你忧 从免费赠送到略有创收,十八频道(南京电台与江浦广播局和办)终于有了自己的消费类栏目,目前尚无特色,再加上其频道的固有弱势,短期内难成气候。 4、《生活风采》:轻歌慢旅,以文养商。 听歌、观景、购物,“边走边唱”以文养商,别出心裁的将商业节目搭售出去。尽管它不属于这类节目的传统套路,但却短期内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文学上说,艺无定论;政治上说,发展是硬道理。(《生活风采》:江苏电视台1999年4月-10月办,后改为《企业风采》。“边走边唱”是其中的一个子栏目。) 5、《企业风采》:淮扬名菜“大杂烩” 各类企业信息与电视导购串编一起,创收方法灵活。因新版时间较短、创收任务较重,暂时尚未形成鲜明特色。(《企业风采》:江苏电视台1999年10月—12月) (《企业风采》:江苏电视台1999年10月—12月) 二、南京地区此类节目的共同缺陷 1、 上眼看商家,下眼看买家。 此类节目是广告市场与收视市场结合的连体婴儿, 一明一暗相 互依存。没有广告创收,此类节目不必再办;没有收视率,广告创收也无所依附。然而,从南京地区该类节目中还看不到这二者的完美结合。科学抽样调查显示,认为此类节目中主持人站在商家立场推销商品者占16.2%(被访者149人);认为言过其实、品质值得怀疑者占24.2%(被访者223人)。 2、 不食人间烟火。 抽调中35.7%的人认为此类节目中的商品价格偏高,难以承受;而只有3.5%认为物美价格适中。南京地区某消费节目的主持人曾拎着一件上衣,手执话筒说“这件衣服一点也不贵,才2000多元”。 3、难觅新鲜菜。 服务类节目也有新闻属性,有了这种属性节目就更有张力、更有生气。吃菜爱吃新鲜的,看信息类节目当然也讲时效性。相对电视屏幕上的陈谷子、烂芝麻来说,新鲜菜太少。 4、 满眼物质,难觅精神 一提休闲就是吃喝,某某饭店,某某宾馆,送甲鱼,赠螃蟹, 没有读书,看不到电影,听不到音乐会。文化大省的江苏,巨大的文化市场那里去了。虽说中国人自古讲究养生,但自古也更讲究怡情、养性。 5、 创收的办法与电视规律相悖 面对客户,高回扣、巧公关,应有尽有。厂长讲完,副厂长侃,副厂长侃完,工会主席谈。周到的安排让大家的脸面全顾了。企业皆大欢喜,花钱买炮仗听响了,有钱电视台也能为咱唱堂会,全当娱乐了。节目收入5000元,栏目的无形资产

文档评论(0)

永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