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一: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医 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 早的经典著作。本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 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 人所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 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 略》两部。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 (1)《脉经》晋·王叔和著,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2)《针 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专著。(3)《诸病源候 论》隋·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为中医学第 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宋 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 家”。(1)(2)(3)(4) 刘完素后人称为“寒凉派”。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后 称为“攻邪派”。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 李杲自号东垣老人,后人称为"补土派"。代表著作为《脾胃论》朱 震亨后人尊称朱丹溪,后人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第一页 (1)(2)(3)(4)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 热论》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 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1)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整 体观念: 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 人体五脏生理系统简表 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 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 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 太阳膀胱经形神一体观精气一体观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 与康复的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 既强调辨证论治,讲究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第二页 (1)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 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 的包括。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 个完整的异常生命的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 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等。(2)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病因:即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根据中医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 和体征,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某些病因,如外伤、虫兽咬伤等可 直接观察询问病史了解。辨病位:即分析、判别确定疾病只所在部位。辨 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 及转归。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用药, 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因证立法:即依据证候而确立治则治法。证,是辩证的结果,也是论 治的依据。只有确定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才能针对该证性质确定具 体的治疗方案。 随法选方:即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处方,是在确定治疗手 段的基础上,依据治法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如选用药物疗法, 应开出符合治法要求的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并注明剂量、煎煮或制作、服 用方法等。据方施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

文档评论(0)

kxg4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