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中国近代人物介绍生平及思想.pptxVIP

梁鼎芬——中国近代人物介绍生平及思想.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29页一、人物生平第2页/共29页(一)人物简介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 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广东番禺人。 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诗词多慷慨愤世之作,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第3页/共29页(二)人生主要经历1.初入仕途,弹劾李鸿章 光绪九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因李鸿章主和签越事协议,上疏弹劾李鸿章,言其“骄横奸恣,罪恶昭彰,有可杀之罪六。”引中外瞩目,被论“妄劾”之罪,降五级调用,遂辞官回乡,出京时付托妻子与文廷式,后来文龚二人有染。第4页/共29页2.入张之洞幕府,兴办教育 梁鼎芬辞官回广东,却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赏识,请其入洞之幕府,深荷倚重。在此期间梁鼎芬随张之洞几经辗转,发展教育,同时任张之洞重要幕僚。1886年,任惠州丰湖书院讲席。1887年,转任肇庆端溪书院山长。 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梁任院长。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梁辞广雅书院,隐居于江苏镇。1892年,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两湖书院,梁鼎芬任史学分教。1894年,张之洞代署两江总督,又聘梁鼎芬任钟山书院山长。1895年,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梁鼎芬也随之到湖北,直至1907 年成为张之洞在湖北改革旧教育,大力兴办新式教育的 主要助手,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第5页/共29页汤志均《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梁鼎芬”条对梁鼎芬在维新运动时期与张之洞的关系及其在张幕中的作用有概括的论述:论曰: 梁鼎芬久侍张之洞,深荷倚重。张之洞之抑压《时务报》主张,每由鼎芬函告康年“政变甫发,自拟电文,公诸报刊,以明远见深识。盖鼎芬与有为“恒有往还”,诗歌相酬,见其改制!民权之说始恶之耳犹虑株连,特揭载以明心迹。溯其以孔子纪年而示禁强学,以“经理”无权而掣肘康年,且置康梁为“乘机煽乱,昌言变法”,几与顽固派之诬蔑相类。然而梁鼎芬非顽固派,张之洞之济流耳,若是,顽固洋务两派虽存矛盾,而低诽维新,维护封建,其旨一也。且梁鼎芬又“刻深自熹,以迎合张之洞”,为张之洞所信任,论者且谓:“天下崇拜之洞者,必并崇拜鼎芬;唾骂之洞者,必并唾骂鼎芬,......鼎芬即小之洞,之洞即大鼎芬。第6页/共29页3.“一根筋”的大清遗民(1)复出为官,再奏弹章 光绪二十七年(1901)2月,梁鼎芬被”赏还原衔”,起用为直隶州知州,后经张之洞之荐,年底命署理武昌府知府。 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由知府兼署武昌盐法道。1905年奉调为安襄郧荆道,同年10月升署湖北按察使。1907年兼署湖北布政使,数年间,升转甚速。1907年8月,梁鼎芬上书奏劾庆亲王奕励和直隶总督 袁世凯,同年10月再上弹章,却未果。1908年2月上奏折以病辞官,朝廷准许所奏。第7页/共29页(2)清朝遗老,种树守陵 宣统三年辛亥(1911),清政府被推翻,梁鼎芬悲痛哀鸣,惶惧无依,但又坚守臣节,不肯与革命党人往来。 壬子(1912)年九月,梁鼎芬拜谒崇陵,且晚年担任崇陵陵工大臣,种树护陵。 宣统六年(1917)梁鼎芬参与张勋的复辟运动“丁巳复辟,已卧病,强起周旋。事变忧甚,逾年卒,溢文忠(《清史稿》)家人遵其遗嘱,将他葬于易县梁各庄行宫旁,使他实现了“生前尽忠,死后保驾”的诺言。 第8页/共29页(三)创作经历1.学术性著作:《经学文钞》十四卷,梁鼎芬辑, 江苏存古学堂,光绪34年木活字本《续番禺续志稿》梁鼎芬修,四十四卷,民国20年刻本《续广东通志》梁鼎芬总纂民国间《后南园诗课》1册,梁鼎芬辑,宣统三年,羊城墨宝楼刻本《书藏四约》1册,梁鼎芬撰,刻本,光绪十四年《会试朱卷》,梁鼎芬撰,刻本,光绪间,附注:光绪6年庚辰科《梁祠图书馆章程》梁鼎芬撰,铅印,粤东编译公司,1册第9页/共29页2.梁鼎芬的诗文词集有:《节庵先生遗诗》六卷,余绍宋辑, 洒阳卢氏慎始基斋,民国十二年刻本《节庵遗诗续编》叶恭绰辑,民国间铅印本《款红楼词》叶恭绰辑,民国21年刻本《节庵先生遗诗补辑》汪宗衍辑,1952年《节庵先生遗稿》,杨敬安辑, 文海出版社本,1991年《节庵先生剩稿》二卷,杨敬安辑, 1965年, 又1991,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10页/共29页二、创作及其思想 第11页/共29页总述 梁鼎芬一生坚持忠君爱国,但为时势所限,建功立业的理想无法实现,他把自己的思想性情和人生经历投射到文学创作之中。其诗词文章关怀家国,注目时艰,抒写自己的志向怀抱,充溢着对君亲的忠爱之情和对友朋的深挚之谊,传达出对大变动的晚清社会与自我人生的感受和体悟。其诗歌风格婉约幽秀,而兼悲慨、超逸;其词风以徘恻哀婉为主而时有雄放之作;文章质实朴直,感情真切强烈。其诗词文章风格都与作者的思想和经历密切相关。第12页/共29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