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完整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课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 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了?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神经系统不能感觉到病原体存在。 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不能 会 免 疫 2、种类: 1、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3、功能: 防卫功能 监控和清除功能 目标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导读】 1.免疫系统是由 、 、 组成。 2.免疫器官包括 、 、 、 、 。免疫细胞包括 、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 、 等。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 淋巴结 胸腺 脾 骨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溶菌酶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T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 ◇ 淋巴细胞的分化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的一定的防御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等)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 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所以,是出生后才产生的,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 特异性免疫 资料分析 能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抗 原 1、定义: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举例: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 抗 原 3、特点: 异物性: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抗体的定义: 抗体的化学本质: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球蛋白 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 抗 体 抗体的形成: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合成 分泌 抗体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