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和刘明的观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光,出生于1959年,从小就稳重有主见,心地善良,长大后,待人十分慷慨,又多才多艺。1976年,刘光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插队,在云南一个边城的小山寨当知青。当知青期间,一位老大妈看病没钱,刘光就把家里给他的5块钱送给老人,自己却吃了一个礼拜的盐水泡饭。1978年,刘光收到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入伍通知书,一份是入学通知书。当时中越边境局势紧张,老师、同学们都劝他去上学,刘光却选择了当兵。 1979年2月,我边防部队实施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叔叔奉命担任前指副总指挥。刘光也随着部队上了前线,战场上,他给家里写回一封书信,信中写道:“爸妈,这次出来边境侦察,每次任务都有我参加……请爸妈放心,我一定要在战斗中立功,为国争光,为你们争光。” 刘光担任侦察兵期间,英勇善战,一次,他所在连队遭遇敌军,他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用一挺机枪压制住了敌军。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并被提为排长,还火线入了党。但战友的牺牲仍然让他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说:“我的战友头天还睡在我的身边,可第二天就牺牲了,他们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我们活着的人怎能为荣誉斤斤计较呢?” 1981年,刘光被部队选送到南京外语学院深造,他以14门功课全优的成绩毕业。当时,学院想留他任教,军区想留他在机关,他都不干,坚持回到了云南边防前线。他说:“如果经过培训的干部都不想到基层,都想留在大机关,要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是成了一句空话吗?” 刘光回到前线部队担任了侦察连副连长,经常带领战士执行危险任务。每次出任务时,他都走在最前面,多次成功排除暗雷。他说:“我生性是走在前面的。” 1981年12月5日,本该刘光休息,他仍然坚持带队巡逻。走到一处山洼处,刘光敏锐地发现了敌军在巡逻要道上埋设的地雷。他命令战士们迅速卧倒,自己只身上前,顺利排掉了两颗雷。就在此时,一位战士不小心踩响了一颗地雷,气浪把刘光掀倒在地,瞬间又压响了另一个雷,刘光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当时,刘光已有未婚妻,离选定的结婚日期只有20天,一家人还正高高兴兴地为刘光的婚事做着准备,家里还堆着打结婚家具用剩下的三合板…… 在刘光的追悼会上,刘光的未婚妻坚持在挽联上署下“妻子”二字。她遵照刘光生前在信中的嘱托,朗诵了刘光自己写的一首诗《烈士墓》。诗是这样写的:“在祖国的边境线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士兵。为人民,保河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临去时留给妈妈一句话,把我埋在边境,于是这里多了一座坟墓,不——那是一座兵营,日日夜夜,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刘光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这里我选读一篇: “1981年5月31日。我的新生活是和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的,我要用热血和青春去谱写新生活的乐章。一个民族要有志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让我用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吧:精忠报国。” 刘光在爱情上也有着高尚的情操,他和未婚妻恋爱两年,共写了59封信,我摘录几句给大家念念: “我想我并不脱俗,也不是什么英雄,一个小小的凡人罢了……青春、幸福、爱情,谁能不想呢?” “玲,只有把爱情置于伟大的事业中,才能使爱情更有意义,有爱情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只为爱情而生活却是愚蠢和自私的。” 如今读这些日记和信件,仍然能感受到刘光对生死的大义凛然和对生活的炽热情感。昆明军区授予刘光“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称号,颁发“二级英模”奖章,并追记一等功,号召全军指战员向刘光学习。 大儿子刘光牺牲后,叔叔的一些老首长、老战友多次提出:“你已经献出了一个儿子了,如果小儿子再有个闪失,你怎么活呀?”叔叔说:“司令员的儿子怕危险,农民的儿子就不怕危险?”接下来,我就讲一下叔叔的小儿子、我的另一个堂弟刘明的故事。 刘明,1963年出生,从小调皮,是个孩子王。1980年12月参军入伍。起初,因为没有当上侦察兵而情绪不高。后来参加了哥哥刘光的追悼会,深受触动。回部队后,刘明开始刻苦学习,还陆续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神枪手”等荣誉。他常说:“我要加倍努力,代哥哥多干一份”。 由于越军不断在两国边境上进行挑衅,1984年,我军实施收复老山作战。4月,刘明随部队开赴前线,还担任了尖刀班班长。刘明在给姐姐、姐夫的信里写道:“这个地方就像哥哥日记本上写到的一样,没有鲜花,没有歌声,终日被浓雾笼罩。但我很乐意生活在这里,因为这里是祖国的疆土,哥哥战斗过的地方。” 刘明到达前线后,部队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刘明冲锋在前,荣立二等功,被提为排长,还接到了昆明军区陆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7月13日,就在刘明部队准备换防的前一天,敌人向松毛岭发起进攻,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下午,打了1000多发炮弹,炮火将整个阵地烧成一片焦土。就在炮弹轰击减弱的时候,一名战士不知从哪儿跑过来寻找隐蔽的地方,刘明一把他拽到自己所在猫耳洞。洞里狭窄,只能藏4个人,刘明把这名战士推进洞里,自己半个身子却露在洞

文档评论(0)

明明如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