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VIP

《拟行路难》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鲍照《代夜坐吟》 李白《夜坐吟》 鲍照《出自蓟北门行》 李白《代出自蓟北门行》“君不见”这种开头方式也是鲍照在《拟行路难》中的独创,其中七首都是用:“君不见”开头。鲍照:模拟和学习汉乐府,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鲍照表层意思:道路难行深层意思:人生之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拟行路难(其四)拟:模仿的意思;相关的还有:代鲍照总共拟作18首,歌咏人世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朗读诗歌注意:这首诗歌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语速、语调方面应该如何把握?语速整体慢,语调要低,最后两句一升一降,情感更加饱满。情感变化注意:诗中哪句话直接表现诗人的情感?诗人具体是运用怎样的方法表现“愁”?情感变化注意:诗人具体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表现“愁”?回忆:我们曾经学过的表现诗人“愁”的诗词:《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象外部动作情感请把诗中描写诗人的外部动作的词语圈出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行坐叹愁歌咏抒愁举杯消愁吞声咽愁思考:诗人用这些动作表现出来的“愁”的程度是一样的吗?如何理解?愁的程度越来越深,愁是有层次的行叹坐愁举杯消愁歌咏抒愁吞声咽愁知人论世思考:诗人究竟为什么愁?诗中有没有相关的诗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知人论世“命”指什么?直接表现:怀才不遇根本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门阀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选拔官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知人论世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表现出对礼法的蔑视和对现实的不满。知人论世除了时代因素,鲍照的命还与个人有关: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性格。其实诗中也有阐述“命”的句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比兴手法:所谓的“比”就是比喻,“兴”就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比较多用,我们学过的《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关雎》里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用: 1、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 2、烘托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3、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诗人对“命”态度是怎样的,有没有变化?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李白《行路难》所处时代选拔人才制度个人性格写作原因情感变化语言风格魏晋南北朝(南朝)盛唐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忧郁,压抑豪放不羁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抒悲愤,明豪情,展自信抒悲愤深受汉乐府影响,质朴清新,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鉴赏古代诗歌很重要的方法,学会联系诗人的生平,可以更好地揣度诗人的处境。例如,杜甫人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1、杜甫早年读书游历时期,途中结识众多好友。(712年—745年,即杜甫34岁之前):作品《望岳》等。 2、困守长安时期,746年—755年,即35岁到44岁)结束了游历,开启了政治内容与社会内容为主的生活:曾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执言被免除官职。3.安史之乱,他到处颠沛流离, “三吏”、“三别”;4、西南漂泊时期: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建草堂,暂居;朋友死后,杜甫便失去了依靠,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船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等。再会谢谢观看For our ever-lasting friendship, send sincere blessings and warm greetings to my friends whom I miss so much.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