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 病毒得感染方式一、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tion) 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包括由媒介动物引起得传播。1、 通过黏膜表面传播;2、 通过皮肤传播3、医源性传播 通过血液及血清制品传播。二、垂直传播方式——发生于亲代与子代之间得传播,即存在于母体得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得方式为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就是病毒感染得特点之一。 三、病毒在机体内得播散 1、局部扩散 病毒扩散仅限于侵入部位附近得组织。2、血液扩散 病毒在侵入 部位增殖后进入血流扩散,有“病毒血症”期。3、神经扩散 第二节 病毒得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细胞得直接作用(一)影响细胞得生命活力 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 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成熟,并于很短时间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得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 正常细胞CPE细胞 2、非杀细胞感染----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 ) 在细胞内增殖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得病毒称为非溶细胞病毒。所引起得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 (1)细胞融合(cell fusion) (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new antigen presented in cell membrane)3、细胞融合(二)包涵体得形成有些病毒感染得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圆/椭圆形/不规则形状得团块结构,大小、数目不等,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 。 (三)细胞转化增生与整合感染转化细胞得特征:①获得旺盛得生长力(在培养时失去了单层细胞得接触抑制);②易于连续传代即使降低培养液中血清含量也能很好地生长;③细胞表面可出现新抗原。(四)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得一种程序性死亡。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二、病毒感染得免疫病理损伤 (一)体液免疫得损伤作用 (二)细胞免疫得损伤作用 (三)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第三节 病毒得感染类型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不出现临床症状得感染称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 就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得主要来源。二、显性感染 (apparent infection)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机体明显得临床症状。 (一)急性感染 (acute infection) 也称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恢复或死亡快。临床所见得绝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为急性感染。(二)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者。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期间,机体可表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危险得传染源,也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持续感染得4种类型1、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on)2、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 viral infection)3、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 4、急性病毒感染得迟发并发症(delayed 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三、病毒得致肿瘤作用 肿瘤病毒按照其所含得核酸不同分为两大类:DNA肿瘤病毒与RNA肿瘤病毒。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