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鼠类旋毛虫自然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了解四川省地震藏区 6 县鼠类旋毛虫感染状况,探讨鼠类与人体旋毛虫感染的
关系,为藏区旋毛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走访、查看鼠痕、鼠迹,了解
当地鼠只活动情况与密度;②采用鼠笼、鼠夹于藏民住宅、室外、猪圈、田间、地
头捕鼠;傍晚 7 时布笼或夹、清晨 7~8 时收鼠;③处死鼠只、鉴定鼠种、剥皮、分别
取每鼠膈、肋、胸、腿、舌、颈等 6 个不同部位横纹肌绿豆大小 2 块备检;④采用
肌肉直接压片法与人工胃液消化法检查旋毛虫囊包。结果在地震灾区的汶州、茂
县、理县、马尔康、黑水、丹巴等 6 县捕获黄胸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川西长尾
鼯、小家鼠、松鼠等 7 种鼠 198 只,经肌肉直接压片法与人工胃液消化法均未检获
旋毛虫囊包。结论首次对四川省曾有旋毛虫病疫情发生的黑水、马乐康、丹巴 3 县,
与至今未见该病报道的汶川、茂县、理县 3 县部份藏区进行鼠类旋毛虫感染调查均
未检获旋毛虫囊包,此结果与国内部分旋毛虫病省区的同类调查结果一致。提示在
旋毛虫病呈点状、散在分布的藏区,对捕获的鼠只难以检出旋毛虫囊包。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除人外,尚在猪、犬、狼、熊、豺、狐、
鼠、牛、羊等 150 余种哺乳动物体内寄生。该病流行世界各地,我国目前感染人数
约 2 000 万。旋毛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肠腔,幼虫寄生于宿主的膈肌、腓肠
肌、舌肌、胸肌、肋肌、嚼肌等部位。调查鼠类旋毛虫感染是探讨旋毛虫病传播,
了解自然疫源地鼠类保虫宿主种类与感染现状的一种方法。四川省为我国 15 个经
病原学确诊且有旋毛虫病例报道的省区之一,自1968 年首起藏区人群生食熊肉致旋
毛虫病暴发以来,已有数起发病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发病人群均为部分生食或半生食
熊肉、野猪肉、猪肉的藏区人群。呈点状、散在分布、间隙发病。国内很多文献报
道鼠类与野生、家畜动物的关系密切,并与人类旋毛虫病的发生有关。为此,于
2009-08/09 与 2010-03 分别在马尔康、黑水、丹巴、汶州、茂县、理县地震藏区
6 县进行了鼠类旋毛虫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确定调查点 2009 年选择四川省藏区曾有旋毛虫病发生的黑水、马尔康、
丹巴 3 县, 2010-03 选择虽为藏区但目前尚未见旋毛虫病例报道的汶川、茂县、理
县进行鼠类自然条件下旋毛虫感染状况调查,被调查的 6 县均为地震藏区。
1.2 调查对象在以上 6 县捕获的鼠只均为受检对象。
1.3 调查方法
1.3.1 捕鼠走访村民,查看鼠痕、鼠迹,了解当地鼠只活动情况。采用鼠笼、
鼠夹并在其上安放诱饵捕鼠,于藏民住宅的室内、室外、猪圈、田间、地头,傍晚 7
时布设鼠笼和鼠夹,清晨 7~8 时收笼收夹。将所捕获鼠只登记带回当地疾控中心实
验室逐一检查。
1.3.2 病原学检查方法
1.3.
2.1 肌肉直接压片法将黑水、马尔康、丹巴、汶川、茂县和理县捕获的鼠 198
只,分别处死,鉴定鼠种,剥皮解剖,分别取膈肌、肋肌、胸肌、腿肌、舌肌、颈肌等
6 个不同部位绿豆大小肌肉 2 块置于载玻片上,加滴 50%丙三醇液 1 滴于被检肌肉上,
用解剖针粗略撕碎被检肌肉后,加盖一张载玻片,并用两拇指加压直到肌肉被压平整,
液体又不溢出玻片外,置该标本于显微镜 (目镜10X、物镜 10X)查找旋毛虫囊包。
1.3.
2.2 人工胃液消化法对汶川、茂县、理县等 3 县捕获的鼠只除采用肌肉直接
压片外,还分别取被检鼠的膈肌、肋肌、胸肌、腿肌、舌肌和颈肌等 6 个不同部位
肌肉各 45g,捣碎后分别置三角烧瓶内加入已配制的人工消化液 (胃蛋白酶 1g,盐酸
1ml,蒸馏水 100ml)至瓶颈,瓶外标示被检样本采集地,采集时间,置入 32℃恒温箱
内。每隔2~3h 摇动三角烧瓶 1
次,或用玻棒搅动被检鼠肌肉与消化液,促进被检肌的消化有利旋毛虫囊包逸
出。24h 后分别取出三角烧瓶吸去瓶口已消化的肌肉浮渣与上清液,将离瓶底约 4cm
深的液体与底部沉渣一并离心 15min,取全部沉渣于镜下(目镜10×、物镜 10×)查
找旋毛虫囊包。
2 结果
2.1 捕获鼠种与数量 2009-08/09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马尔康县
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分别捕获黄胸鼠 37 只、褐家鼠 49 只、黑绒姬鼠 28 只,
川西长尾鼯 1 只和松鼠 2 只,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3 阅读填空20篇(中考真题+各区名校模拟)2023年广州中考英语冲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产品结构设计课作业.doc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霸碗 盖码饭 智能炒菜机器人 品牌手册(2023Q4版).pdf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doc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小型悬臂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18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