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其四
陶渊明 [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标签
饮酒、赏花、感伤、菊花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注释
裛:通 “浥”,沾湿。掇:采摘。英:花。
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
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
意的生活。
赏析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
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惟其如此,作者非常爱菊,诗中屡次写到,而且常常把
它同松联系在一起,如 《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此诗首句 “秋菊有佳
色”,亦是对菊的倾心赞美。“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
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比如 “丽”、“粲”、“绚”之
类,反倒恶俗不堪。前人称此句 “洗尽古今尘俗气”(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
引艮斋语),并非虚誉 “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色香俱佳。采菊是为了服食,
菊可延年益寿。作者 《九日闲居》就有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之旬。曹丕
《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云:“辅体延年,莫斯 (指菊)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
祖之术。”可见服食菊花,是六朝的风气。屈原 《离骚》说:“朝饮木兰之坠露
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故服食菊花不仅在强身,还有志趣高洁的喻意,而通篇
之高远寓意,亦皆由菊引发。
秋菊佳色,助人酒兴,作者不觉一杯接着一杯,独自饮起酒来。 《诗经 ·邶
风 ·柏舟》“微我无酒,以遨以游”,毛 《传》:“非我无酒可以遨游忘忧也。”
又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相传杜康是开始造酒的人,这
里用作酒的代称。)如果心中无忧,就不会想到 “忘忧”,这里透出了作者胸中
的郁愤之情。“遗世”,遗弃、超脱俗世,主要是指不去做官。明黄文焕 《陶诗
析义》说:“遗世之情,我原自远,对酒对菊,又加远一倍矣。”分析甚确。不
过,结合 “忘忧”看,这里的 “遗世”,也含有愤激的成分。因为渊明本来很想
做一番 “大济于苍生” (《感士不遇赋》)的事业,只是后来在官场中亲眼看到
当时政治黑暗,这才决计归隐的。
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描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是对 “遗
世情”的形象写照。这里写的是独醉。他既没有孔融 “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载孔融语)那样的豪华气派,也不像竹林名士那样 “纵
酒昏酣”,而是一个人对菊自酌。独饮本来容易使人感到寂寞,但五、六两句各
着一 “虽”字、“自”字,就洗去孤寂冷落之感,“自”字显得那壶儿似也颇解
人意,为诗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添注不已。“倾”字不仅指向杯中斟酒,还有酒
壶倾尽之意,见出他自酌的时间之长,兴致之高,饮酒之多。所以从这两句到 “日
入”两句,不仅描写的方面不同,还包含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饮酒增多,作者的
感触也多了起来。
再下二句, “日入群动息”是总论, “归鸟趋林鸣”是于群动中特取一物以
证之;也可以说,因见归鸟趋林,所以悟出日入之时正是群动止息之际。“趋”
是动态,“鸣”是声音,但惟有在特别空旷静寂的环境中,才能更加显出飞鸟趋
林,更加清晰地听到鸟儿的声音,这是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表现手法。而环境
的宁静优美,又衬托出作者的闲适心情。这二句是写景,同时也是渊明此时志趣
的寄托。渊明诗中写到鸟的很多,尤其归隐以后,常常借归鸟寓意。除此诗外,
他如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归栖”(《归鸟》),“翼翼归鸟,
戢羽寒条。……矰缴奚施,已卷 (倦)安劳” (《归鸟》),“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还有 “云无心而出蚰,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
来辞》),“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结庐在人境》),“众鸟欣
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等等。这些诗中的归鸟,都是作者的艺
术化身。趋林之鸟本来是无意中所见,但它却唤起了作者的感慨深思:“群动”
皆有止息之时,飞鸟日落犹知还巢,人生何独不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