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课-青岛.pptVIP

课外兴趣课-青岛.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狭义及通常意义的兴趣班,专指儿童兴趣班,简单来说就是儿童在常规在校课堂之外的所有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专长、培养情趣、得到快乐的一种课外组织形式。广义上来讲,兴趣班可指所有年龄段对某种兴趣爱好自发的或者有专门机构建立的一种集体的学习或活动组织。

远离海岸之处则是岛屿林立 郁郁葱葱、与世隔绝 (火山喷发形成的竹岔岛,摄影师@卢晖) 加之青岛海岸线曲折、湾岬交错 大小海湾多达49个 这样的地形使得青岛天生就是极具经济、军事价值的良港 (崂山脚下的青山湾,摄影师@烟雨斜阳) 古代青岛人 以海为家,捕渔为生 (夕阳下的渔船,画面右侧为著名的石老人,为17米高的石柱,中间部分石块崩落,形成了一处空洞;摄影师@烟雨斜阳) 到清代时 已经形成了数百个村落 人口多达数万人 (崂山边的渔村,摄影师@烟雨斜阳) 1892年 为巩固海防 清廷派兵驻防青岛 修建总兵衙门、炮台、栈桥 宽窄不一的街道以及60余家商铺也随之出现 青岛作为一个萌芽城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但在此时 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青岛的巨大潜力 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军事重镇 多数的城市功能仍然缺失 (下方为青岛栈桥,始建于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现在已成为青岛的标志之一;上方的岛屿为小青岛,被认为是“青岛”得名之处;摄影师@刘中) Ⅱ 真正发掘青岛潜力的是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他曾在中国实地考察数年 之后便极力向德国政府提议占领青岛 (李希霍芬对中国极为了解,因其是“丝绸之路”概念的首次提出者,而被中国人熟知;鲁迅曾在其地理著作《中国地质概论》中说: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下面李希霍芬的话转引自郭双林《晚清外国“探险家”在华活动述论》) ▼ “此地可以建设一个伸展到华北的铁路网······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19世纪末的德国刚刚统一不久 虽然错过了列强瓜分世界的黄金时期 却后来居上 其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英法等传统强国 于是他们有了一个更大的野心 即通过建设一个“样板殖民地”向世界证明 德国在经营殖民地方面同样超越那些老牌帝国 (德国政治家的话,转引自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 “我们不会使任何人黯然失色,但是我们也要求我们在阳光下的位置” 青岛显然就是“样板殖民地”的最佳选择 它拥有极佳的地理条件 同时又不像上海那样需要和其他列强共享 也不像天津那样已经有太多的城市基础 青岛就像一张白纸 可以任由德国人规划蓝图 1897年11月14日 德意志帝国海军出兵占领青岛 无能的清军未做任何抵抗、完全拱手相让 (1898年的明信片《来自胶澳的问候》,有些讽刺的是画风结合了中国儿童的形象,作者未知;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当时 青岛是德国人的了 殖民者踌躇满志的样板之城即将启幕 他们并没有急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而是首先开展土地勘察测量 在完成青岛史上第一份城市规划之后 建设才全面展开 (图为1912年德租时期的青岛地图,经现代重新上色标注,红线为铁路;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整个城市行政中心围绕着总督府展开 正前方是开敞的广场 六条放射形道路在广场交汇 烘托出总督府的中心地位 (中央方形建筑南半部为总督府旧址,北半部为新中国成立后以同样风格新建的建筑;从航拍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前方广场周围的六条道路;摄影师@卢晖) 总督府建在观海山的半山腰处 共四层,高20米 总建筑面积达7500平方米 最新式的钢铁结构被应用其中 钢材则由克虏伯公司从德国远道运来 外立面采用青岛随处可见的花岗岩细方石 整个建筑庄重威严,极具质感 为保障建筑质量 殖民政府从德国聘请建筑设计师、专业技术工人 本地无法生产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 则直接从德国运来 胶澳总督本人下班后亲临工地视察 甚至登上脚手架检查施工质量 决不允许一点纰漏 所有行政建筑、宗教建筑、住宅 也都通过立法手段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引自德租时期的法律文件《买地办理章程》) ▼ “房屋的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及楼层最高为 3 层。建筑物所占面积应在宅地面积的 6/10 以下。相邻建筑的间距为 3 米,有窗户时为 4 米” 其中一项规定对青岛的影响更为直观 即建筑外形不能重复 这一规定直接导致 各种风格、样式的建筑纷纷在青岛落地 例如30米高的总督官邸 建筑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 是德租时期青岛最豪华的建筑之一 为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的结合 大面积的券柱式开敞外廊 以及有序排列的花岗岩饰面 使得建筑极为生动 (从信号山拍摄的总督官邸,1957年毛泽东曾经入住) 从不同角度观看 会呈现出迥异的景象 1910年建成的基督教堂 拥有一个造型突出的钟塔楼 将整个区域都渲染出了浓浓的欧洲风情 不同时节、不同方位 都极具韵味 其他形态各异的代表性建筑还包括 1904年建成的胶州邮政局 1903年建成的青岛海滨旅馆旧址 1912年孙中山曾经入住 1905年建成的亨利王子路理发厅旧址 1903建成的安娜别墅,德国砖瓦商罗伯特为纪念爱女而命名,为巴洛克式建筑 除了对建筑事无巨细的追求 德国人还非常重视城市绿化

文档评论(0)

宋停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特种工作操纵证持证人

尽我所能,帮其所有;旧雨停云,以学会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0日上传了特种工作操纵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