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 第一代社会学者;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者属于在现代教育体制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他们身上显示出这批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获得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西方学术训练。 这个特点影响了他们的为人和治学以及对国家与世界的看法,也最终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同其他专业的学者相比,社会学者选择了社会学这一“经世济民”的专业,各种新旧传统、东西方文化、科学与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特别鲜明地体现在他们身上。 ; 追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者的成长,可以说,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家世背景和生活经历,很难一概而论。大致而言,他们大多数来自开放较早的地区,出身于地主、官僚、商人等家庭。他们当中比较有成就的人士,无一例外都曾经留学西方,其中大多数曾留学美国。有的是自费留学,有的通过教会学校资助,更多的是享受各种公费奖学金待遇。 其中几位较有成就的社会学家,如陈达、吴景超、吴文藻、潘光旦、吴泽霖等,均毕业于清华学校,由“庚子赔款”资助留学。 ;; 在庚子赔款中,美国分得3000 多万两,合2400 多万美元,外加年息4 分。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白银偿还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举行谈判。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策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 ; 1906年3月6日,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前往白宫,晋见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建议退还部分庚款给清朝,用来开办和资助中国学校。 同年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的咨文中关于资助中国教育的内容出台。;明恩溥: ;课外阅读: 明恩溥的作品 课外思考: 明恩溥为何要游说总统,呼吁用庚款退还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华学校。 对明恩溥关于中国国民性有哪些观察?你有何看法? ;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在递交给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写道:“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寻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材,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除去实应赔偿的金额,超出 10 785 286美元,自1909~1940年逐年按月退还给中国)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三批留学生: 第一批:1909年8月间,庚款留学的第一次招考举行,应考的学生达到630人,初试考查国文、英文和本国史地,68人幸运过关;复试分别考查物理、化学、博物、代数、几何、三角、外国历史和外国地理诸科,初试复试结束,时间也过去七八天,剩下的人从68减为47。足见标准之高,这47名佼佼者在当年10月赴美,只是出发时,3名贵胄子弟加入他们的行列。这50名学生中包括日后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 第二批:1910年8月,庚款赴美第二次招考进行,初试科目及顺序一如上年,初试中国文试题古色古香,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而英文试题则颇为时髦:“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复试则考了西洋史、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几何和世界地理等科。这一年的考录比上年大幅提高,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在这70人中,胡适名列第55名,赵元任和竺可桢与他同榜。 第三批:1911年,第三批庚款留学招考举行,63人得以赴美。 10月间,武昌的炮声打碎了清政府虚弱的外壳,清帝逊位,随后,中国进入近代史上最为混乱的军阀混战时期,庚款留美计划就此搁置。 ;一个学校: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 如何确保这一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朝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专职负责庚款留学事宜。 1909年6月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