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法学”《刑法总论》网课答卷带答案卷4.docxVIP

东北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法学”《刑法总论》网课答卷带答案卷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东北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法学”《刑法总论》网课答卷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套 一.综合考核(共30题) 1.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抢夺罪 B、招摇撞骗罪 C、贪污罪 D、行贿罪 正确答案:C 2.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A.抢夺罪 B.招摇撞骗罪 C.贪污罪 D.行贿罪 参考答案:C 3.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B 4.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 A.基本犯 B.身份犯 C.加重犯 D.减轻犯 参考答案:ACD 5.通过适用刑罚而对被害人及其亲属所发挥的功能是( )。 A、一般预防功能 B、特殊预防功能 C、安抚、补偿功能 D、法制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C 6.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 A.罪行极其严重 B.罪大恶极 C.多次实施严重罪行 D.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参考答案:A 7.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相加原则 参考答案:A 8.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 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B 9.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于( )。 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 B、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意志不同 C、犯罪的时间不同 D、犯罪的地点不同 正确答案:AB 10.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正确答案:B 11.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来源是( )。 A、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 B、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正确答案:A 12.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来源是( )。 A、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 B、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正确答案:A 13.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正确答案:B 14.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BCD 15.以刑法对犯罪主体身份是否有特殊要求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 )。 A、基本犯 B、身份犯 C、加重犯 D、非身份犯 正确答案:BD 16.犯罪主观要件的特征包括() A.是刑法明文规定的要素 B.其内容是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C.是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要素 D.是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 参考答案:ABCD 1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A.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山水教育[全国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山水教育专注行业研报、成人教育、自考、考研考博培训,建筑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卫生系统职业资格考试、大学专业考核试题等等,欢迎垂询,助您考试成功!

认证主体成都梦创星野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福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4MACPUY5K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