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1)实测法:通过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浓度?i和流体排放量 Q ,然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Gi: Gi = Q · ?i 该方法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计算时要注意单位。 (2)物料衡算法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某一衡算范围(生产过程、设备、局部)内,对指定物料进行衡算有: 投入总量?G投入=产品所含物料量+物料流失量 如果物料流失全部由烟囱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等于物料流失量。 (3)经验计算法:根据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推算 Q=KW K-单位产品经验排污系数,kg/t W-单位时间产量,t/h 李明顺 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的概念:对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进行鉴别和比较。 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主要取决于污染源本身的性质,即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方式等。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指出目标,提供依据。 李明顺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污染源评价方法 1. 类别评价:根据各类污染源某一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统计指标等评价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2. 综合评价:不仅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总量与方式,还考虑排放场所的环境功能。 3. 评价方法: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评价 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有3种: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 李明顺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污染源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法 ①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废水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定义为: Pij=( ? ij / ? 0i) · Qij · 10-6 (t/s 或t/d) 废气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定义为: Pij= ( ? ij / ? 0i ) · Qij · 10-9 (t/s 或t/d) 式中:j -污染源序号; i - 污染物序号; ?-污染物排放浓度,废水单位为mg/L,废气 单位为mg/m3(标); ? 0-污染物排放标准,与 ? 同单位的数值; Q-含污染物的流体排放量,废水单位为m3/s或 m3/ d、废气单位为m3(标)/s或m3(标)/ d。 李明顺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等标污染负荷法 ①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第 j 个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该污染源内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评价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评价区内各污染源的该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评价区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评价区内各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李明顺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等标污染负荷法 ②等标污染负荷比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j为: Kij= Pij / Pj 评价区内,第 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为: Ki= Pi / P 评价区内,第 j 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j为: Kj= Pj / P 李明顺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污染源 污染物 制桨车间 漂洗车间 造纸车间 总和 COD 55 35 20 110 BOD 40 20 10 70 SS 70 35 25 130 总合 165 90 55 310 李明顺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第 2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李明顺 第一页,共五十一页。 2-1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分类:管理程序 和 工作程序 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与管理的为管理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的为工作程序。 李明顺 第二页,共五十一页。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 (p23-25) 目的性原则:任何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整体性原则:注意各种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