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docVIP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页码 页码 /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shū jí quē fá kǒng jù qī liáng qīn xí qīng fù yàn huì liáo tiān 二、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晃动(huàng huǎng) 拨弄(nòng lòng) 翻箱倒柜(dǎo dào) 缥缈(shā miǎo) 急遽(jiù jù) 消逝(shì shī) 三、 比一比,组词语。 距(_________) 坦(_________) 射(_________) 爆(_________) 矩(_________) 但(_________) 躲(_________) 瀑(_________) 四、 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自(____)自受 栩栩(____)生 高山(____)水 惟妙惟(____) 汹(____)澎湃 余音(____)梁 1.形容音乐十分动听悦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锋利 锐利 1.翠鸟有一双(______)的眼睛。 2.猫(______)的犬牙触到了男孩的咽喉上。 障碍  阻碍 3.敌人的火力点(______)了我军顺利前进。 4.他没遇到任何(______)就跑了出去。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仿照句子写一写) 这颜色比___________,比________。 3.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 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这篇课文围绕着_________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母亲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______与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________,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2.《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________又_________,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_____,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___、_____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3.《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_________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通过这件事,说明了_________的道理。 八、 阅读知识与积累。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1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

文档评论(0)

qq135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