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石油化工产业十年总结及“十四五”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docVIP

2022石油化工产业十年总结及“十四五”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石油化工产业十年总结及“十四五”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篇一:2022石油化工产业十年总结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等初级原料和下游能源、塑料、化肥等石化中间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人民生活等各领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国防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化工产业实现量、质双提升,化工产业十年成绩单亮点满满。 过去10年,化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化工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十年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淘汰落后产能成果持续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产业结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沿海七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初具规模,榆林、宁东、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基地蓬勃发展,全国676家重点化工园区已成为中国未来化工发展的希望之星,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已形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一大批石油和化工企业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一、化工新材料:自给率逐年提升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强国及强军的关键保障,是“兵家必争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把提升化工新材料水平作为强国之基。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近3000万吨;自给率再创新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受下游新能源和汽车轻量化需求井喷式增长拉动,大批业内外企业积极投入锂电池及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我国化工新材料新业态的发展。 十年间,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和行业协会的精准服务,叠加上下游需求的强劲拉动,国内化工新材料发展如虎添翼,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已成为全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 1.行业发展亮点层出不穷。 十年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自给率稳步提高。由于海外企业开工负荷有所下降,让出部分市场份额,国内企业迎来巨大市场空间。2021年行业自给率有较大提升,已接近75%的目标。 二是一大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等产品得到拓展应用。2021年,以盛虹石化光伏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拓展了市场应用领域,打破了原来跨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垄断。在工程塑料领域,南通星辰的溶液法聚苯醚新产品投入运营。此外,国内己二酸法己二腈也实现了稳步运行。 三是一批专业化工新材料企业加快崛起。一些传统优势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化等石化化工央企,华润、中车、中材等产业链下游央企在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膜材料和特种纤维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万华化学、巨化、湖北兴发和泰和新材等地方企业,以及盛虹石化、东岳、合盛硅业、久吾高新等民营企业,也都在各自细分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产品技术水平正在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四是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业的专业化工园区迅速成长。如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产业集聚发展的上海化工园区、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齐鲁化工园区、大亚湾化工园区;氟硅材料集聚发展的常熟氟化工园区、东岳氟硅新材料园区、江西星火有机产业园区;以聚氨酯为主业的烟台万华工业园、宁波大榭开发区、淄博高新区园等,这些产业聚集区已成为推动我国新材料发展的核心载体。 2.新能源催生新业态产生。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统计,2021年以来,化工新材料在建项目个数达233个,占到国内石化行业在建项目数量的60%,投资将近4731亿元,占石化行业投资总额的近1/4。这些项目中,投资最多和最热的是新能源和可降解材料。其中,1,4-丁二醇的投资热情非常之高,已建和在建产能达1085万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可降解塑料的在建产能达240万吨,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聚偏氟乙烯的在建年产能分别为200万吨、26万吨和近30万吨。这些产能如期投产后,对整个化工新材料的补短板将是非常大的促进。 近年来,受新能源和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拉动,2021年国内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锂电池材料行业产值已达2400亿元。其中,正极材料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08%,磷酸铁锂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33%,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等正极材料的产量都有了井喷式发展。增长最为显著的是磷酸铁锂,业内外投资热情极高。锂电池隔膜材料的产能和技术水平也都有了较大跃升,2021年产量比上年增长将近130%。锂电池材料受到资本和企业热捧,在产企业纷纷扩能;各路产业基金及上游原料和下游电池企业也纷纷介入,助推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多元化发展。 二、聚氨酯: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过去十年,中国聚氨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从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型扩张转为追求效率和质量的集约型增长。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绿色环保水平显著提升,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lin0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