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习二 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矿床 典型矿床实例 1.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 2.寿王坟矽卡岩矿床铜矿床 * 实习目的 1.进一步认识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2.掌握斑岩型和接触交代矿床的地质特征 3.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矿化期和矿化阶段及相应的矿物组合 4.了解成矿作用期次、成矿方式和成因 * 实习内容 1.成矿岩浆属性和特征; 2.矿体围岩及时代; 3.成矿与构造关系; 4. 矿化蚀变分带; 6.矿化与蚀变的关系; 7.矿石矿物共生组合; 8.矿化期和阶段 * 引言 德兴斑岩铜(钼)矿田由铜厂、富家坞和朱砂红三个斑岩铜(钼)矿床组成,铜厂居中,富家坞位于南东侧,朱砂红位于北西侧。 铜厂和朱砂红早在唐宋时已开采,富家坞是1957年中南地质局409队发现后,开采。 德兴矿田探明的铜储量529万吨,已探明表内铜储量850万吨,加上表外储量,铜金属总量已超过1000万吨,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特大型斑岩铜(钼)矿之一。 其中,富家坞拥有铜储量143万吨,朱砂红24万吨;其余为铜厂拥有。 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 * 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该矿床位于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外带,产在扬子准地台内江南台隆东段的南缘,区域构造上受江南台隆与钱塘拗陷之间的赣东北深断裂带控制,居于断裂带的北西盘。是一个基底层和盖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构造区。 * 1.区域构造 整体构造形式以赣东北深断裂为界,呈现拗陷(钱塘)与台隆(江南)的构造格架。 赣东北深断裂带是该区的主要断裂,长约200km,宽约15km,走向北东35°-60°,从斑岩铜(钼)矿田SE侧通过,属于“超壳型”断裂,它的发生和发展、长期的差异升降运动控制台隆与拗陷之间沉积、岩浆活动。 基底构造线为EW向或NEE向线性褶皱或扇形复式背斜。 * 2. 地层 基底地层含矿性: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和变质混凝灰岩含铜最高,平均达76PPm,部分地区铜平均含量达203ppm,大约为维氏值的四倍,Pb、Zn、Ag、W、Sn、Mo、Cr、V、Mn等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 3. 岩 浆 发育状况 * 二、浅成含矿斑岩 1.岩相学特征 (1)岩 类:铜(铂)矿化浅成花岗闪长班岩体的控制,呈NWW向侧列分布,单个岩体均向北西侧伏下插,三个岩体呈大小不等的似筒状,地表出露面积分别为0.7、0.16和0.06km2。尚有众多的岩脉,包括:钾长花岗细晶岩脉和石英闪长玢岩脉。 (2)矿物组成:斑晶主要为中长石、Hb、Bi、Or和Q;基质主要由更长石、Q、Or、Bi和Hb组成,副矿物主要有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独居石和磷钇矿等。 (3)岩石组构:花岗闪长斑岩均为全晶质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 * 3.地球化学 富家坞略偏酸性,即:SiO2、Na2O和K2O对含量偏高,Fe2O3、FeO、MgO和CaO含量偏低,可能是导致富家坞矿床以铜钼,Cu/Mo=12:1; 铜厂和朱砂红岩体中酸性,两矿床则以铜为主,钼为副,Cu/Mo分别为43:1和45:1。 2. 接触变质 发生在早期岩浆侵入阶段,浅变质岩产生强烈的接触变质现象;内带为黑云母角岩、长英质角岩和红柱石黑云母角岩等,深部该带可宽达400米;外带为斑点千枚岩带(片状黑云母集合体组成)。 *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分布 主要矿体分布在花岗闪长斑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特别是上接触带。 在平面上呈环形,在剖面上象一个中空的筒,向北西侧伏。 矿体规模大,形态完整,垂直延伸超过1000米,铜厂矿筒最大,外直径达2500米,矿化空心核的直径为400-700米。围岩中的矿石约占2/3,蚀变斑岩中的矿石约占1/3。 * 2. 蚀变分带 蚀变分带明显,呈环形近于对称分布,依次形成如下蚀变带: (1)强烈蚀变带:花岗闪长班岩、千枚岩和凝灰岩发生强烈的石英一水白云母化,新生矿物占80%以上; (2)中等蚀变带:花岗闪长斑岩、千枚岩和凝灰岩遭受一定程度的绿泥石(绿帘石)-水云母蚀变程度,原岩结构和构造部分被改造,新生蚀变矿物60-80%; (3)微蚀变蚀变带:花岗闪长斑岩在早期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基础上叠加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尚保留清晰的原岩结构,部分长石类和镁铁矿物蚀变分解,新生矿物10-60%; * 3.矿化特征 矿化基本上与石英一水白云母化带一致。从斑岩体内部到外部围岩,矿石的更替次序为: 矿石矿物:自然金→辉铀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黄铁矿为贯通矿物; 矿石类型: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