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急诊抢救室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第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外伤急救最基本的技术有四项: 1 止血 2 包扎 3 固定 4 转运 第二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在外伤的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止血、包扎、固定和转运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一、止血术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5种: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指压动脉止血法 第五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止血带止血法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 第八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h,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min。(5)标记:使用止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往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二、伤病员搬运术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伤病员搬运术 (一)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徒手搬运 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和通道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容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 常用有五种方法。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徒手搬运的五种方法 1、搀扶法 适用于病 情较轻、能够站行走 的伤病员。作用是不 仅给伤病员一些支持, 更主要能体现对伤病 员的关心。见图: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背驮 法 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如 心脏病、哮喘、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等,以及 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 见图: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手托肩法 有两种方法:①将伤病员的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一手抱住伤病员的腰,另一手托起大腿,手掌托其臀部:②将伤病员掮上,伤病员的躯干绕颈背部,其上肢垂于胸前,搬运者一手压其上肢,另一手托其臀部。见下图: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4、双人搭椅: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此法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员的肩上。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5、拉车式 法: 由一个救护人员站在伤病员的头部,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其头背抱在自己怀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