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西游记·第一回》完整版原文全文.pdfVIP

《后西游记·第一回》完整版原文全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回》原文 花果山心源流后派 水帘洞小圣悟前因 歌曰: 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静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诗曰: 混沌既分天地立,阴阳递禅成呼吸。 识知未剖大道生,文字忽传鬼神泣。 五行并用多战争,三教同堂有出入。 好求真解解真经,人天大厄一时释。 所闻元会运世,中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其蕴既已悉之前书矣, 兹不再赘。若夫乾坤既立,万物既生,则天地之精华,阴阳之灵秀,自养成心源 一派,而生人生物于以不穷矣。真是: 未了先天又后天,东生西没逝长川。 谁人不具真元性,几个如来几个仙。 话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天产石猴孙悟空,自保唐僧西天取经成佛之后, 已高登极乐世界,无影无形的去逍遥自在,将这花果山生身之地,遂弃为敝屣而 不居矣。不知人心虽有弃取,而天地阴阳却无兴废。这座山又阅历过许多岁月, 依旧清峰挺黛、绿岳参天,原是个仙寰福地;水帘洞里那些遗下的猿猴,生子生 孙,成群逐队,何止万万千千,整日在山前寻花觅果的玩耍。一日忽见正当中山 顶上,霞光万道,瑞霭千条,结成奇彩。众猴见了,俱惊惊喜喜,以为怪异,你 来我去的争看,如此者七七四十九日。 这日,正是冬至子之半,一阳初复之时,忽然闻得空中一声响亮,就象雷鸣 一般。吓得众猴子东躲西藏,躲了一会不见动静,又渐渐伸头缩脑出来张望。只 见山顶上的霞光瑞霭,被两道金光尽皆冲散。内中有几个胆大的猴子,忍不住, 竟爬到山顶上去观看,看见正当中那块大仙石中间,裂了一缝,缝中迸出一个石 卵来。那石卵随风向日转个不休。转够多时,忽又一声响,迸作两半,内中迸出 一个石猴来,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不知不觉早已会行会走,那两道金光却是他 目中闪出来的。众猴看了,又惊又喜道:“怎么?一块死石头,又无气无血,却 会长出一个活猴子来!大奇大奇!”遂将那小石猴牵牵引引领下山来,在乱草坡 前将松花细果与他饮食,早有几个好事的猴子跳入洞中,将此奇事报之通臂仙。 你道这通臂仙却是何人?原来当初只是一个通臂猿。因他灵性乖觉,时常在孙大 圣面前献些计策,效些殷勤,故孙大圣宠用他。大闹天宫时,偷来的御酒仙桃尽 他受用,故得长生不死。自孙大圣成佛去后,洞中惟他独尊,又知些古往今来的 世事,故众猴以仙称之。这通臂仙自得了道,便不好动,只好静,每日但坐在洞 中调养。这日闻知其事,因大惊喜道:“这果奇了!当时成佛的老大圣,原是天 生地育,借石成胎,但此事渊源已远,如何又流出嫡派?待我去看来。”遂走出 洞到山前,只见一群猿猕围着一个小石猴,在那里嬉笑。你看那小石猴怎生模样? 但见: 形分火嘴之灵,体夺水参之秀。金其睛而火其眼,原为有种之胚胎,尖其嘴 而缩其腮,不是无根之骨血。禀灵台方寸之精华,受斜月三星之长养。虽裸露皮 毛,而行止呈一派天机;倘沐袭衣冠,必举动备十分人相。堕落去为妖为鬼,修 到时成佛成仙。 通臂仙将那小石猴细细看了一会,见他跳来跃去,纯是灵性天机,不胜欢喜: 这花果山水帘洞又有主了。因分付众猴道: “他此时虽不知不识,然灵光内蕴, 有些根器,可任他率性而行,以扩充大道;若牿伤本来,参入人欲,便搅乱乾坤 难于收拾了。”众猴听说,似信不信,皆欢欢喜喜听他顽耍。故这小石猴得以自 由自在,独往独来,在山中长养。每日间不是寻花,便是觅果,也无忧愁烦恼, 也不知春夏秋冬。 真是时光迅速,倏忽之间,不觉过了几个年头,他的知识渐开,精神强壮, 使思量要吃好东西,要占好地方。遇了个晴明天气,满山顽耍,便不胜欢喜;逢 着个大风苦雨,躲在洞中,便无限愁烦;偶然被同类欺侮,便要争强赌胜;倘然 间受了些亏苦,便也知感叹悲伤。这正是: 物有七情,喜怒哀乐。 触之自生,不假雕凿。 忽然一日,一个同类的老猴子死了,小石猴看见,不禁悲恸。因问众猴道: “他昨日还与我们同饮食行走,今日为何便漠然无知,动弹不得了?”众猴道: “他过的岁月多,年纪大,精血枯,故此就死了。”小石猴道:“这等说,我们 大家过些时也都要死了,岂不枉了一世?”众猴道:“这个自然,何消说得。” 小石猴从此以后便惨然不乐,每每问众猴道:“我们可有个不死的法儿?”众猴 道:“若要不死,除非是修成了仙道,便可长生。”小石猴道:“既修仙可以不 死,何故不去修仙?”众猴笑道:“‘修仙’二字,岂是容易讲的?”小石

文档评论(0)

137****5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