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引发舆论 按照“议程设置理论”,人们接受的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判定也要按照媒介的判定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思考什么,关心什么,常衍生出舆论源头,是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 (三)引导舆论 1.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无意地营造出的媒介现实,是媒介营造的生态环境。公众在形成意见态度的过程中,实际早已不知不觉地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 总之, 新闻媒介的确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在认识舆论强大社会功能的同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 正确舆论引导的要求是: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找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由“药家鑫案”引发的舆论狂欢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药家鑫案。 背景:2010年10月20日夜,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伤26岁女工张妙。发现张在记车牌,药用水果刀连捅8刀致张死亡。 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被捉拿归案。 2011年3月23日,检方以故意杀人罪起诉药家鑫,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2011年4月22日,一审判决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1年5月4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记者确认,药家鑫已上诉,一审主审法官收到上诉状,并将在规定时间送到陕西省高院 。 药家鑫案 媒体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央视节目中从犯罪心理学层面进行的动机分析,被媒体断章取义,简化为“钢琴强迫杀人法”,李也被网友嘲为“著名犯罪漂白家”。 法学家贺卫方文章《药家鑫:一起命案引发的法理与民意》,《南都周刊》刊出时改名为《要以群众狂欢的方式处死一个人吗?》 药家鑫案 专家说 这个节目是24小时的“马拉松”广播,挑选史密斯小姐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史密斯很胖,中年妇女,但表现了一种不寻常的诚实的形象。她是一位受欢迎的表演者,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每周听她的节目并且哼着她唱的主题歌《月亮升上山头》。 她在“作出牺牲”,为这个节目演出不要报酬,出于爱国动机使自己的体力受到很大的消耗;那些购买公债的人会感到他们是同她一道作出牺牲。 在战时的情况下它们不大会激起很大的认识上的反对,爱国的价值占有很高的位置。有许多听众已经计划好无论如何也要买公债;在被访的75人中,有38个人已经打 给纽约的电台保证要购买公债,他们陷于激情中,甚至在广播之前就计划好要购买公债。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一、舆论的定义 二、舆论的要素、构成、形成、层次与发展 三、與论的特点 四、舆论的社会功能 五、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一、舆论的定义 舆论是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对舆论最简单的理解和最简单的表述只有四个字——公众意见。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从实际使用来看,是指众人对公众事物和人物大体一致的意见(包含在态度、情绪中) ,包括与公众有关的各种现象、问题等。 二、舆论的要素、构成、形成、层次与发展 (一)舆论的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发表意见的人) 2.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意见的针对对象)。 3.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意见本身)。 4.舆论的载体(渠道)--公开的传播活动(传播意见的工具)。 (二)舆论的构成 完整的舆论意见至少有两部分: 一是对事物特征、事件原因、过程、人物个性、形象等客观存在的叙述。 二是对事物(事件、人物等)的影响、性质等作出的好坏、是非、善恶、对错等方面的价值评定。 另外,有的舆论还包括对事件可能的发展方向、趋势所作的预测。 (三)舆论的形成 1.舆论的形成源于两种情况 一是来源于群众的自发--当某个新的问题出现时,社会团体中的个别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这类舆论是源于群众的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的引导--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士,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成社会舆论。这是有目的的引导的社会舆论。 2.新闻界为什么被公认为舆论界 (1)新闻传播媒介在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