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水文地质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堂县水文地质资料时间: 金堂县水文地质资料 时间:2006-01-16 | 点击数:2484 | 来源: 信息中心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节 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条件 一、气象、水文特征 (一)气象特征 金堂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大、日照少、无雾期长等特点。年均温 17.3°,多年平均降雨量 920.5mm,2003 年全年降水量 500.4mm。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 6 月~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62.1%,12 月~2 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2.3%,见表 2—2,图 2—3。 表 2—2 金堂县 30 年降雨量统计表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 平均值 6.8 10.4 17.3 43.2 72.0 114.4 218.1 190.8 120.3 34.6 13.1 4.4 845.4 雨 最多值 15. 34.3 36.3 133.4 186.7 298.2 455.4 335.5 296.3 72.9 35.0 11.8 1217.1 量 9 最少值 0.9 0.7 3.9 8.9 10.1 22.9 72.9 80.2 31.0 3.8 0.8 0.2 487.9 因此常有冬、春夏、伏旱发生。冬春干旱频率在90%以上,夏旱频率在77.0%,伏旱频率在37%。由于夏旱发生频率较高,直接影响大春作物的播种、出苗、生长,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在地域上降雨量自西北和东南向中部递减,西北部平坝区和龙泉山区及东南部的土桥地区年降雨量在 900mm 以上,而龙泉山东侧的高板、三溪、金龙等地年降雨量在 800mm 左右,形成干热气候区。见图 2—4。 根据 1980 年以来的多年平均降雨量统计计算,不同保证率降水量是:平水年(P=50%)降水量是 854.8mm,偏枯年(P=75%)降水量是 764.4mm,枯水年(P=95%)降水量是563.3mm。降雨量较 1980 年以前有所降低。 (二)水文特征 区内地表水系属沱江水系,其流域面积在 50km2 以上的河流有 13 条。沱江为过境主干河道,其三条主要支流(即北河、中河、毗河)在县城附近汇合,穿截龙泉山后折南而流,经五凤溪进入简阳市境。其他支流以龙泉山和隆盛——石龙为分水岭,分别向北西、南东方向流入沱江。沱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 76.7 亿 m3,出境径流总量 79.4 亿 m3。除沱江及其主干支流毗河、中河、北河外,其余河流,流短量少, 见图 2—5。 二、地形地貌 金堂县为丘陵低山区,地势总趋势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山高坡陡的龙泉山脉耸立于中偏西北部, 西侧属地势平坦的成都平原,东侧系绵延起伏的红层丘陵。境内最高峰为栖贤乡盐井村的老牛坡海拔1046m。区内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低山三类,其中丘陵有分为深丘、中丘、低丘、缓丘,见图 2—6。 境内西部平原属成都平原的东部边缘,面积约 101.59km2,占幅员面积的 8.8%,以侵蚀堆积地貌为主,杨柳至三星镇一线以北地势较为低平,以河流冲积的漫滩、心滩和一级阶地为主,在中河与毗河的河间地块及龙泉山坡麓地带有冰积和冰水堆积的台地,二、三级阶地零星分布。杨柳至三星乡一线以南,主要为侵蚀堆积的宽谷垄岗缓丘和构造剥蚀的中谷圆弧状低丘。宽谷垄岗缓丘沿溪沟两侧展布,岗顶较为宽平,坡度小于 10°,坡面有粘土堆积覆盖,分布高程445m~455m,切割深度约 10m。中谷圆弧状低丘在沟间分布,顺沟谷两侧多形成平台,丘顶为圆弧状,分布高程455m~493m,切割深度约 20m~40m,其基底为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地层,分布面积44.4 km2,占幅员面积的3.85%。中部龙泉山区系构造侵蚀低山区,龙泉山呈北东——南西向贯穿县境,分布面积 257.41km2,约占幅员面积 22.32%。沟谷以“V”型谷为主,谷宽一般不超过 100m,海拔高程 500m~1046m,切割深度约 200m~510m,山体由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组成。东部系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分布面积约 750.15km2,约占幅员面积 65.06%。整个丘陵地势由北西往南东逐渐抬升,形成低丘、中丘、深丘三级阶梯状丘陵地貌。淮口镇至福兴镇一带形成中谷圆弧状低丘地貌,海拔高程450m~470m,切割深度约20m。由白垩系天马山组地层组成。高板场至三 河场一带为宽谷平顶圆顶中丘,海拔高程450m~500m,切割深度约50m。主要由白垩系天马山组地层组 成。隆盛场至金龙场一线以南东为深丘分布区,海拔高程 400m~560m,切割深度可达 166m 以上。就其形态又可分为:①窄谷骆脊状深丘,分布于隆盛至金龙场一带,主要有白龙组和苍溪组地层组成。②羽状谷串珠状深丘,分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