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交往的案例
网络交往的案例
【篇一:网络交往的案例】
微信是一款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发送于一体的即时互动软件,在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腾讯公司的这款软件已拥有超过一亿的用户。作为新型网络社交平台,微信为人们通讯和交友提供了便利,但其中的一些功能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来,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强奸等违法活动的案例频发。微信的使用,也存在着风险。
交友工具成为双刃剑
曹某是宁波某汽配公司的部门经理。从去年11月起他通过微信搭讪女性,并先后对7人实施强奸。据警方调查,曹某常用手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的定位功能,搭讪当地大学城附近的女性。
获得对方好感后,他以看电影、聊天等名义把对方约出来,开车带到偏僻的公园实施强奸,同时还拍裸照威胁受害者不许报警。曹某最近一次作案后,受害人因为在qq空间里发现了被曹某所拍照片,才选择报警。
由于报警女生只知道曹某的微信号,为了抓到他,警方也用上了微信。他们注册了一个女性化的微信名,加曹某为好友,然后约他到某大学门口见面。当曹某兴冲冲地前去赴约时,被守候的民警逮了正着。警方根据曹某的交代找到受害人,但只有3人愿意报案。近日,曹某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6个月。
此外,还有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微信进行诈骗。西安一女大学生林某今年年初在公交车上,通过微信结识了同车的吴某。吴某主动跟林某打了招呼。“因为当时我就见到了他,觉得他谈吐风趣,我们俩的学校还刚好相邻,当时就相互加了好友。”林某说。
专家认为,由微信等新型网络社交工具引发的犯罪问题,其解决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群众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软件监管,以及相关部门立法、执法层面的制度完善。
最近,杭州、南京和北京等多地警方通过媒体和微博发出预警,告诫手机用户尤其是女性不要轻信通过微信认识的陌生人。由于微信交友时对象的不确定性,警方提醒,微信用户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汇款、借钱、邀约等信息。不要轻易加陌生人为好友。
若见面,尽量选择人多的地点,同时自己的贵重物品一定要保存好。一旦受到不法侵害,一定要保持镇静,大声呼救并及时报警,尽可能记住犯罪分子的形态特征,协助警方破案。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夏家品说,作为软件开发商,腾讯有义务在微信中提醒用户提防诈骗和抢劫等事件。司法界人士表示,由于微信是全新的聊天工具,相关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如应建立黑名单制度,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此外,由于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尚不能确定是否可以成为定案证据,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以便准确打击网络犯罪分子。(《半月谈》2012年第19期,记者 方列)
【篇二:网络交往的案例】
本框题“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是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第一框题。网络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网络交往是人类现实交往的重要补充,它是人类正常交往的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对学生的交往产生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现实,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关于网络的调查等方面入手,说明网络交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的诸多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是一把双刃剑。正是由于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诸多影响,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往,使之趋利避害就显得尤为迫切。最后,教材又把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交往的规则、正确对待网络交往作为落脚点。
1. 关于网络知识的现状:
当代青少年绝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有鲜明的个性。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多交流,但现实利益的冲突,使得一些年轻人更容易到虚拟的环境中去寻找友谊。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的内趋力,在网上更容易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当代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具有不定期、不定时的特点;上网的地点多在 “网吧”;对网络信息新鲜、实用的作用有一定认识,对潜在的危害也有一定的认识。
上网聊天、玩游戏是青少年当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放松与交流,存在 “无所谓”的心理,持比较清醒和理智的态度者不多,对潜在的危害有一定的觉悟,但也不乏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
2. 预想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1)提高思想认识,认同正确的对待网络交往的方式、方法,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2)反思自己在 “网络交往”中的行为,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
(3)尝试一定的方法,改正不良行为,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健全心理品质。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找出自己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通过网络学习、娱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真挚的友情;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2. 能力目标:
(1)使用调查、讨论、收集等方法增强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2)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利与弊的方法,认清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趋利避害,学会调控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