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国共内战能否避免?2.共产党为什么能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为什么说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历史的选择?
学习要点: 国共内战能否避免? 共产党为什么能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为什么说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历史的选择? 问题一 内战能否避免? 国际国内形势主和,有和平建国的转机 美对中国的主张:扶蒋促和 苏对中国的主张:明地支持国民党,暗地支持共产党 共产党战后两手准备: 假使我们能凭政治斗争艺术取得政权,为何还要挑着数十万大军的重担呢? ----毛泽东 国民党战后 两面政策:迫于时局和自身局限开启了民主建国程序,但不放弃一党专政 争取和平民主 在抗战刚结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打算跟蒋介石争天下,而是希望在国民政府里拥有一席之地,因为抗战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他是中国抗战的领袖。而且根据共产党当时的实力,比国民党还是差得远,所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就是希望跟蒋介石谈出一个和平来。当时双十谈判协定规定给共产党提供几条,一个是华北五省的主席由共产党担任,另外全国军队缩编成100师,共产党可以占20师的配额。毛泽东对这个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回到延安跟胡乔木和中央负责人说,蒋介石并不反共。当时中共中央确实想和国民党搞联合政府,毛泽东曾一度想把首府从延安迁到淮阴,淮阴离南京比较近,去开会很方便。但是蒋介石积20年的反共经验,是绝对容不下共产党的,所以当双十协定要实施的时候国民党不断向共产党施加压力,并且派遣大军从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华北、东北扩张。 把共产党当作政府的成员之一,那是行不通的 -----蒋介石 内战不可避免: 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是根本原因 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不可忽视 解放战争 (1)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2)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 问题二 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刘统《中国的1948》 敌我力量对比表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从国民党方面来说 1,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使曾经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很快对它感到极端的失望 2、违背了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意愿,坚持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和独裁政策 消灭共产党 迫害民主进步人士 镇压学生运动 3、国民党把人民放在饥饿与死亡的界线上 国民党的官僚资本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垄断资本相结合,把国统区经济拉入绝境 筹措内战经费征收捐税和发行纸币使人民生活艰苦与凄惨 1937—1949年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三大法宝 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说,主要是: 刘统,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89年——200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责任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 《中国的1948》 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共产党之所以胜利,第一条就是共产党解放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大踏步的前进和大踏步的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国民党处处受到牵制,有优势,但是无法集中兵力。 共产党打天下的第二个绝招就是善于化敌为我,说白了就是改造俘虏兵,这是陈毅先发明的 第三条,共产党能够充分动员群众支援战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民战争。一提起这个,大家马上就想到车轮滚滚,当时确实是这样一个宏大的场面。我们正史上都说淮海战役“60万吃掉80万”,60万解放军吃掉80万国民党重兵集团,历史上可以这么说,但是账不能这么算。淮海战役是共产党以少胜多吗?根本不是,而是我们以压倒性的人数优势战胜了国民党80万大军。 同样抓壮丁,为什么共产党的兵上战场敢打仗?解放军多打几个胜仗,这些新兵胆子就大了,就变成老兵了,人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共产党在动员群众方面确实是有一套。人从本性上来说不愿意打仗的,农民更是如此。你看纪录片《人民的胜利》,说翻了身的东北农民在土改中获得了土地,他们志愿参军保卫胜利果实,骑马戴花参军了。后来我想还是不对,农民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分了地、分了房子、分了牲口,你叫他再去打仗,可能吗?从他个人来说是不会愿意的。 毛泽东下令让林彪组织100个团的新兵,这100个团从哪儿来?从翻身农民中来。林彪当时下了一个指示,号召各地干部要当革命的兵贩子。怎么征兵?当时征兵的指标下到各县、各村,这个村里得征十几个兵,村支书、村长就把适龄青年叫到一起教育,这些青年都坐在炕上不说话、不表态,支书派人一个劲儿烧炕,炕上热的坐不住了,终于有一个跳了起来。好,这个算报名了,结果一个一个都跳起来了,就骑马戴花当兵去了。 1948年上海的日子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