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貌学-地球圈层构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地球圈层结构按其性质和状态的不同划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一、地球外部圈层(一)大气圈 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逸散层 臭氧减少,气温降低。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更高空,大气物质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辐射,因此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温度不受地面影响,臭氧增多,气温上升,空气水平流动,适合高空飞行电离层对流旺盛;空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天气复杂多变,风云雨雪常见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上冷下热高空对流平流层对流层(二)水圈各种水体构成了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水圈中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的意义:(1)海洋水通过蒸发输送到陆地,增加陆地淡水资源。(2)循环着的水具有动能,可筑坝发电,产生再生能源。(3)陆地上的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 营养盐类,从而影响海水的性质、海洋沉积、海洋生物等。(4)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促进元素迁移与富集。 (三)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在大气圈10km的高空及地下约3km深处都有生物存在。大约有250万种以上。生物需要从大气圈、水圈和地壳表层的岩石及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将一些分散的元素富集,形成矿体(如磷矿、煤和石油等)。生物活动也是地壳表面的一种强大的地质动力,参加了地表及岩石的风化破坏和再造过程。二、地球内部圈层上天容易、入地难!38万km5500万km2900米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约12km(前苏联, 进尺12262米,1970年一1989年)。约为地球平均半径的1/500。因此,人们对地球内部物质及构造的了解主要依靠各种间接的手段,如重力、地磁、地电及地震波等,其中由地震波提供的信息最为重要。地震波分为纵波(P)、横波(S)和面波(L) 。 纵波和横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在液体中,横波不能通过。而面波只能沿地球表面传播。 因此,地震波种类和地内物质性质不同,其波传播速度不一样。研究表明,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发生突然变化,反映出界面上下物质性质有显著的差异: 上界面称为莫霍面,大陆平均深33km。 下界面为古屯堡面,其深度为2900km。根据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 地壳、地幔与地核。莫霍面(M)-33km古屯堡面(G)-2900km(一)地壳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是地球表层极薄的圈层。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造岩元素——组成岩石的主要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总量占地壳总量的98%以上。陆地和海洋——最大的两个地貌单元。在结构和物质成分上,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不同。大陆地壳平均约33km,具有双层结构: 上层为硅铝层,也叫花岗岩层,平均密度为2.7g/m3。 下层为硅镁层,也叫玄武岩层,平均密度为3.0g/m3。 与下层相比,上层铁镁明显减少,硅铝增多。 青藏高原地壳厚达70km以上。海洋地壳平均约5-8km,为单层结构,只有硅镁层。(二)地幔莫霍面与古屯堡面之间的部分。 地幔与地壳相比,铁镁成分明显增多。地幔又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者界面深度为984km。 在上地幔的中部(约50-250km处),存在一个塑性层,叫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及整个地壳称为岩石圈。 软流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与此有关。(三)地核古屯堡面以下部分称地核。根据陨石学研究,主要是铁、镍,也叫铁镍核。 总之,地球的内部结构就象一个煮熟的鸡蛋。特别申明演示文稿中所出现的照片、动画和视频,为课程团队多年积累所得,实难一一找到素材出处,在此对素材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档评论(0)

极研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持证人

承接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详情加v:JiYan-edu

认证主体天津西青区极研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1日上传了SAC证券行业专业人员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11MA07276K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