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计学第1页/共18页汇报内容1. 研究植被覆盖变化的意义2. 植被指数的概念3. 植被指数的发展4. 基于NDVI时序数据的植被覆盖动态监测5. 存在问题及展望《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2页/共18页1. 研究植被覆盖变化的意义(1)全球变化过程① 大气组成变化② 气候变化③ 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2) 植被是土地覆盖的最主要部分,植被覆盖变化可影响辐射平衡、水分循环等过程。(3) 意义:①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趋势;②土地植被覆盖变化反映了该区域的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动态。《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3页/共18页2. 植被指数的概念(1)植被活动:大尺度植被生长和覆盖的动态变化。通常通过卫星遥感进行监测。(2)植被指数 (Vegetation index):指根据绿色植被反射波段的特性,利用以红光和近红外波段为主的多光谱遥感数据,经线性及非线性组合从而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是两个或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地物反射率经过组合运算,以增强植被某一特性或者细节特征。《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4页/共18页2. 植被指数的概念(3)植被指数应用的原理 在绿色波段(0.55μm)附近,由于叶绿素对绿光的反射,形成一个小的峰值。 在近红外波段,由于叶肉海绵组织结构中有许多空腔,具有很大的反射表面,而且细胞内叶绿体呈水溶胶状态,辐射能量大都被散射掉,形成高反射率,表现在反射曲线上从0.7μ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μm附近有一峰值。《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5页/共18页2. 植被指数的概念(4) 植被指数的用途植被指数所得数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生长情况,为常用的光谱常量(董永平等,2005)。作为光谱常量指标,它可反映:① 地表植被覆盖、生长、生物量以及判别植被种类,在遥感研究中用来表征地表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杜子涛等,2008);② 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生长活力以及生物量等。《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6页/共18页2. 植被指数的概念目前已有超过40种植被指数。其应用领域包括:全球与区域土地覆盖变化(Dajima et al., 1990);植被覆盖评价(张军和葛剑平,2001);植被分类(盛永伟等,1995);植被与环境因子变化(李本纲和陶澎,2000);干旱监测(郭铌等,1997);诊断植被一系列生物物理参量,如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等(孙睿等,2000;肖乾广等,1996);分析植被生长过程:净初级生产力(NPP)、蒸腾(田庆久等,1998)和农业产业预报(Chi, 1995)。《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第7页/共18页内蒙古2009年植被指数,绿色部分值较高,表明东北部植被覆盖度高。第8页/共18页3. 植被指数的发展(1)最早的一种植被指数是Pearson等于 1972年提出来的比值植被指数(RVI)。但RVI对大气影响敏感,而且当植被覆盖不够浓密时(小于50%),它的分辨能力也很弱,只有在植被覆盖浓密的情况下效果最好。(2) 植被指数按发展阶段可以分为3类(田庆久等,1998):① 基于波段线性组合的植被指数,如RVI、MSBI、GVI等;Landsat MSS:美国陆地卫星系列遥感影像数据,覆盖范围为北纬83°到南纬83°之间的所有陆地区域。数据更新周期为16天(Landsat 1~3的周期为18天),空间分辨率为30米(RBV和MSS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80米)。 Landsat MSS原始影像数据遥感影像融合数据《林业资源信息系统专题》课程讨论3. 植被指数的发展第9页/共18页② 基于电磁波辐射、土壤背景和大气修正的植被指数,如NDVI、MSAVI、SAVI、AVI、TSAVI、ARVI、GEMI等;③ 基于热红外信息和叶面反射率的植被指数,如DVI、PRI等。3. 植被指数的发展第10页/共18页(3) 主要植被指数及其简写名称简写作者及年份比值植被指数RVIPearson et al. 1972绿度植被指数GVIKauth et al. 1976Misra土壤亮度指数MSBIMisra et al. 1977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Rouse et al. 1974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Huete et al. 1988土壤亮度指数SBIKauth et al. 1976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RVIKanfman et al. 1992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Qi et al. 1994角度植被指数AVIPlumme et al. 1994转换型土壤大气阻抗植被指数TSAVIBannar et al. 1994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Pint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