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习题
1 . 液体与固体及气体比较各有哪些异同点?哪些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
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
答:(1)液体与固体及气体比较的异同点可用下表说明
相同点 不同点
液 具有流动性,不能承受切应力;远程无序,
具 有 自 由 表
体 近程有序
面;可压缩性
固
很低 不具有流动性,可承受切应力;远程有序
体
液 完全占据容器 远程无序,近程有序;有自由表面;可压
体 空间并取得容 缩性很低
气 器内腔形状; 完全无序;无自由表面;具有很高的压缩
体 具有流动性 性
(2 )金属的熔化不是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可从以下二个方
面说明:
①物质熔化时体积变化、熵变及焓变一般都不大。金属熔化时典型的
体积变化 V /V 为 3%~5%左右,表明液体的原子间距接近于固体,在熔点附
m
近其系统混乱度只是稍大于固体而远小于气体的混乱度。
②金属熔化潜热 H 约为气化潜热 H 的 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
m b
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由此可见,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键的全部破坏,液体金属内
原子的局域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 . 如何理解偶分布函数 g(r) 的物理意义?液体的配位数 N 、平均原子间
1
距 r 各表示什么?
1
答:分布函数 g(r) 的物理意义:距某一参考粒子 r 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几
率,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子 r=0)距离为 r 的位置的
数密度 ρ(r)对于平均数密度 ρ (=N/V )的相对偏差。
o
N 表示参考原子周围最近邻 (即第一壳层)原子数。
1
r 表示参考原子与其周围第一配位层各原子的平均原子间距,也表示某液体
1
的平均原子间距。
3. 如何认识液态金属结构的 “长程无序”和“近程有序”?试举几个实
验例证说明液态金属或合金结构的近程有序(包括拓扑短程序和化学
短程序)。
答:(1)长程无序是指液体的原子分布相对于周期有序的晶态固体是不规
则的,液体结构宏观上不具备平移、对称性。
1 / 6
近程有序是指相对于完全无序的气体,液体中存在着许多不停“游荡”
着的局域有序的原子集团
(2)说明液态金属或合金结构的近程有序的实验例证
①偶分布函数的特征
对于气体,由于其粒子(分子或原子)的统计分布的均匀性,其偶分
布函数 g(r)在任何位置均相等,呈一条直线 g(r)=1 。晶态固体因原子以特定
方式周期排列,其 g(r) 以相应的规律呈分立的若干尖锐峰。而液体的g(r) 出
现若干渐衰的钝化峰直至几个原子间距后趋于直线 g(r)=1 ,表明液体存在短
程有序的局域 X 围,其半径只有几个原子间距大小。
② 从金属熔化过程看
物质熔化时体积变化、熵变及焓变一般都不大。金属熔化时典型的体
积变化 V /V 为 3%~5%左右,表明液体的原子间距接近于固体,在熔点附近
m
其系统混乱度只是稍大于固体而远小于气体的混乱度。另一方面,金属熔化潜
热 H 约为气化潜热 H 的 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
m b
部分被破坏。由此可见,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键的全部破坏,液体
金属内原子的局域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说,在熔点 (或液相线)
附近,液态金属(或合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郭永康光的干涉-14.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4郭永康光的干涉-11.ppt VIP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22年调整)-标注为爆炸物的化学品.pdf VIP
- 湘南学院2021-2022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B卷)附标准答案.pdf
-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pdf VIP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week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4郭永康 光干涉-7 .ppt VIP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湘南学院2022-2023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B卷)附标准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