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检测卷.docxVIP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检测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改革中枢机构 D.借鉴历代经验 2.明朝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权。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中枢机构之间相互牵制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机构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3.吕思勉先生认为:“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的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其中,明代宦官专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C.皇帝不过问政治 D.宦官把持朝政大权 4.有学者指出,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  ) A.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对华的武装侵略 B.加深中国对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认识 C.加强了中华文明与亚非大陆的联系 D.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导致未能持续 5.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曾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为(  ) A.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B.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C.荷兰强占了台湾岛 D.瓦剌俘虏了明英宗 6.有学者认为,军机处可被视为内阁的凝缩组织,甚至还提出了“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的观点。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最有可能是,内阁和军机处(  ) A.共同拥有票拟政令的职权 B.共同推动宰相制度的重生 C.均为处理军务的特殊部门 D.均为君主施政的辅助机构 7.右图为清朝密折制度的流程示意图。 它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消除群臣间隔阂 B.杜绝皇权旁落 C.强化对官僚控制 D.禁锢士人思想 8.清朝军机处没有正式的衙署,值班房的位置靠近雍正帝寝宫养心殿,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无专官,无衙署是军机处的一大特点。这说明了军机处具有(  ) A.决策权 B.执行权 C.临时性 D.高效性 9.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据此可知,施琅的军事斗争(  )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实现了清朝版图最大化 10.“此职之设,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抗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曾发挥了重大作用。”材料中的“此职”指的是(  ) A.台湾府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理藩院 11.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双方开始便发生礼仪之争。乾隆虽作了让步,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扩大通商口岸等要求,一概拒绝。并以“敕谕”的方式告知英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该事件(  ) A.隐含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显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C.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2.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比例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长途贸易的兴盛 C.区域化生产出现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3.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  ) 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 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14.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于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