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蛤的养殖 一、青蛤的生物学(一)形态???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呗壳近圆形,壳面极凸出,宽度较大。壳顶突出,尖端弯向前方,无小月面,盾面狭长。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生长纹明显,无放射肋。壳面淡黄色或棕红色,生活标本常为黑色。贝壳内面边缘具整齐的小齿稀而大。左右两壳各具主齿3枚。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 (二)生态 青蛤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日本本州以南和朝鲜沿海。生活于近海砂泥或泥砂质的潮间带,以高潮区的中、下部为多。青蛤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季节及底质有关:肉眼可见的幼苗仅埋栖在表层0.5厘米以内,2—3龄的;可达6—8厘米,大的个体甚至深达15厘米。炎夏或卢冬则栖息较深。含砂量较大的底质,埋栖较浅。青蛤的水管较长,伸展时是体长的2—3倍。退潮后,滩面上只有一个椭圆形小孔。青蛤为滤食性贝类,其食料以硅藻为主,主要有圆筛藻、直链藻、曲舟藻和三角藻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有机碎屑。青蛤对水温、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在表层水温平均为0℃—30℃的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最适水温为22℃—30℃,适宜的海水比重为1.013—1.024。壳长0.1—0.5厘米青蛤幼苗在干均气温为14℃时,离水24小时,开始死亡;50小时死亡率达70%。气温25℃时,壳长1.5厘米的蛤苗能耐干达两天。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 (三)繁殖习性 青蛤为雌雄异体,1龄成熟。性成熟时,雌性性腺为粉红色,雄性为淡黄色。繁殖期因地而异,江苏为6—9月上、中旬,以7—8月为盛期(水温25℃—28℃);福建南部地区,繁殖季节从9月中旬开始延续至11月初,而以“秋分”至“寒露”为盛期。繁殖方式为卵生型,壳长3.5—4.0厘米的亲贝,一次成熟怀卵量4一7万粒。在水温26.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个小时可发育到D形幼虫。受精后约11天便可附着变态成稚贝。(四)生长??? 青蛤的生长与年龄、水温、饵料等密切相关,表现了典型的生长季节性。在福建南部,主要生长期为4—9月,而5—7月生长最快。已采集到的最大的青蛤壳长为5.85厘米,体重达73.2克。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 二、苗种生产 (一)半人工采苗1.采苗场的选择与整理??? 青蛤的采苗场一般选择在亲贝资源丰富,风浪较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有淡水注入的内湾高、中潮区。底质以表层为软泥,底层为泥砂混合的埕地较为理想。海水比重要求在1.015—1.020之间。将埕面翻松,捡去石块和贝壳等,驱除敌害生物,再把埋面耙松整平。附苗埕地应挖沟分洼,以便于管理和防止埕地积水,并在埕地四周插上标志。2.蛤苗的种类??? 青蛤苗因发生季节不同,可分为“秋分”、“寒露”、“霜降”等三批主要的苗种。其中以“寒露”的产量为最多,附苗量可达 208个/米2,苗种亦健壮,是养殖生产上的主要对象。3.采苗??? 青蛤苗附着后经半年时间的生长,壳长达1.5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和移植。采收季节一般在3—4月份。采收方法多用徒手挖捡。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 (二)土池人工育苗 选择新鲜、完整、3厘米以上的青蛤作亲贝,每亩土池约需亲贝150千克。在性腺充分成熟的情况下,将亲贝阴干厂夜后,均匀地撒播在土池进水闸门附近,经过温差变化和流水刺激,可使亲贝排放精卵。也可通过变温、流水刺激和性细胞诱导等综合诱导法,达到精卵排放的目的。亲贝诱导排放、受精、孵化、幼虫和稚贝培养均在一个池内进行。育苗中前期只能进水,后期才能换水。土池水深要适中(一般1米左右),底质以泥砂质为佳,海水比重保持在1.010—1.025之间,pH在8.0左右。施肥要适量,一般施1×10-6—2×10-6的尿素和过磷酸钙,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正常情况下,亲贝入池到肉眼见苗约需30天左右。也可利用人工育苗培育的幼虫或眼点幼虫选滤入土池中附着变态。 其它贝类的养殖 15—* 三、养成 (一)养成方式??? 主要有蓄水(池塘)式或埕田(不蓄水)式两种方式。1.埕田养殖??? 埕田选择在中潮区及低潮区上部。在选好的埕地周围筑小堤,并插上标志,埕内可分为宽约3米的畦子,畦间以排水沟相隔。2.蓄水养殖??? 多设于高潮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取就近的泥砂围堤,堤岸堆迭呈梯形,堤面宽0.5米,堤高约1.5米。在堤岸内侧离堤0.5米处,设有宽0.3米的绕堤平台(踏步)。此外,还有深0.5米的环堤边缘沟,沟底与池外有涵管相通。池内的海水平时是由堤和岸交角的缺口(用石块砌成的,与平台同高)进出。池内的埕面由岸边向排水管亏侧略作倾斜,并与普通埕用类似地划分成若干畦。蓄水的深度保持与平台同高或略低。??? 以上两种形式的养成,在播苗前,均需进行翻土、耙平等整埕工序。 其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