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新都发现昭宗李晔和皇后何氏的后代新都资讯记者陈宇)三月二十二日,记者采访新都学者、今年六十八岁李义让先生时,闲谈中,老先生提到一九九七年,自己在三河镇调研客家文化时发现了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的后裔,记者闻知非常惊愕:新都果真有唐皇后裔?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随后,记者查找相关史料,详细采访当年的发现者及有关人士,并实地查找唐皇后裔。经过多方努力,记者获得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表明:目前新都生活有数千唐昭宗后裔!
史海一叶:公元九O二年八月,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被节度使朱温挟持从长安迁都到洛阳。随行的皇室宗亲、长安百姓数万人。三皇子李奇因染病被允许与昭宗和皇后何氏同住,便于照料。途径华州时,因大雨不断便暂住下来。
一个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的夜晚,趁看守兵士懈怠,昭宗让心腹近侍侍郎胡三公秘密将三皇子李奇带出华州,并叮嘱说“我这次漂泊,不知哪里是归宿,望公念想忠孝之义,看顾幼主,保存我李氏一脉”。胡三公泣拜昭宗后携三皇子遁于夜色中......
公元二OO五年三月,新都三河场山秀村、木兰镇狮子村,唐昭宗李晔后裔惊现,完整的族谱、古旧的牌位、旧颜如新的金字匾额、神秘的上川祖坟千年历史竟在此写下传奇一笔!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胡三公的悄然离去究竟带出了怎样的秘密?
唐昭宗李晔,公元889年?903年在位。宦官专权和潘镇割据使唐王朝政权日渐衰落。公元902年,节度史朱温杀掉掌权宦官并挟持唐昭宗从长安迁都洛阳为了让自己当上皇帝,第二年,朱温派亲信蒋玄晖入宫杀了唐昭宗。并矫诏辉王李祝继位,称唐昭宣帝。自己任国相。随后朱温又设计杀死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唐朝从此名存实亡。公元907年,朱温废了唐昭宣帝这个傀儡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史称梁太祖,建都汴(今河南开封)。统治了将近三百年的唐朝正式宣告结束何吧何:这个何皇后倒真是四川绵阳三台人,唐昭宗当时也在华州住过。
何吧何:不过,其它地方也有说是这个皇子后人的。
2014-10-1103:33回复第二站地点:三河镇山秀村4组李家老院子发现:清光绪元年手抄本族谱清乾隆年间金字匾额清康熙年间祠堂3月23日,记者在三河镇山秀村4组李芳正手中看到了那本泛黄的族谱,李义让先生当年见到的李毓水正是李芳正的父亲,但已经去世。记者同时见到的还有两幅乾隆年间的金字匾额和康熙年间李氏族人落户这里时修祭祖祠堂。
族谱:泛黄的纸张无声地讲述它的久远。全本共74页。由于年深日久,纸张已呈暗褐色,第一页已被虫蛀蚀得字迹残缺。族谱上面写道:“李氏遗传族谱二世祖李炳。生李渊即唐高祖皇帝即昭宗皇帝在位十七年,太宗传七代共二十君。共二百八十九年。至昭宗失天下,虽生十子,被难九子亡矣,惟有第三子奇公,匿于浙江绍兴......”族谱里面还交代子孙如何到从绍兴到了广东,而后又在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发出分支迁到了四川新都一带“至十四代孙李敏于南宋建炎年间迁至广东循州长乐县入籍。于清康熙中期,广东长乐县李氏十二世孙荣生、拔生、相生、瑞生等兄弟携男带妇移居西蜀,定居于成都北门外繁阳山地区,世代繁衍至今。从入川至今,已传至7—11代孙”考察族谱,李芳正家族的上川祖(即入川的始祖)为李敏长子李荣生(荣兴)一支。
牌匾:在李芳正堂屋里,记者见到了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清乾隆九年(1744)由成都县前知事张文梵和成都县知事夏绍兴分别书赠屋主李荣史(李芳正八世祖)“以德善人”、“化导维风”的两块金匾。
祠堂:据李芳正讲,祠堂的堂号为“世善堂”,陈放的神柜、香炉、蜡台皆为前清的文物,为李氏渊源作了有力的佐证。每年春分的时候,他们都会聚在这里祭祖。
山秀村实地考察的发现印证了记者在李义让先生处获得的相关信息。这让记者兴奋不已:除了这里,李氏族人在三河还有分布吗?他们手里有没有自己是唐昭宗后裔的佐证资料呢?李芳正告诉记者,除了山秀村,还有碑石堰村、五龙村、繁阳村等,算起来有近千人。于是记者按着他的介绍继续调查第三站地点:碑石堰村8组李家老院子发现:神奇古树百年老宅上川祖坟在碑石堰村8组李家老院子的堂屋背后,记者见到了一棵粗壮的榛树,树干斜向南方,光秃无枝桠,在距树冠约1/3处时,树干突然开始弯曲向上,宛如虬龙,树顶枝桠浓密,梢头吐出榆钱大小的绿色新叶。据一直住在这里的今年78岁的李兴玖讲,这棵树是他们的老祖宗入川时从家乡背来的。老祖宗将祖先的遗骨用坛子装上,坛中装满故乡的泥土,并插上一棵小榛树苗。就这样不远万里用背兜背到这里种下,表示扎根客乡,不忘祖宗。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保存较完善老院子。据李兴玖介绍,当初祖宗入川时就在这里建房,现在看到的老宅子是他爷爷年轻时修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大家生活过好了,李家老院子的人们也都搬出去修新房,老院子就成了他们逢年过节祭祖时的场所了。
最后,李兴玖带记者去看了他家的祖坟:在李家大院不远的坡地上,一座座南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