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头沟区2019 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19.4
1.本试卷共10 页,共五道大题,23 道小题。
考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生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 铅笔填
须
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知
4.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一、基础·运用(共15 分)
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寒
食帖》的赏析,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 分)
A. 字体方正稳健,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
B. 字体古朴典雅,字形修长,笔画圆润。
C. 字体大小参差,笔势高低起伏,痛快淋漓。
D. 行文疏密有度,笔画连绵,如骤雨旋风。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5 )题。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发奋遍识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从先秦百家,汉代
大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
敌之法”。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驾轻就熟。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
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也因此,苏轼一生著述甚丰。清末大
学者王国维在 【甲】文学小言 【甲】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
瞻者 【乙】可见对苏轼评价之高。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见过暗红的
赤壁,见过杭州的西湖;吃过黄州的猪肉,也吃过儋州的荔枝。读书是读有字之书,行路则
是读无字之书。阅读山川河湖,阅读人情风貌,阅读一草一木。经历繁华,使人生变得厚重;
走过世界,使心胸变得开阔。
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权倾朝野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①;妻子王弗温柔大方,
.
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 ② ;弟弟苏辙受自己连累而一路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
言,让他明白什么是③;朋友章惇强势逼人,因为党争对他落井下石,让他开始学会④;密
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海南的土
著,让他坚守传道的决心……他们让苏轼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走过的路,使人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人心怀感恩, 懂得珍惜;读过的书,
使人改变气质,沉淀智慧。
(1)下列词语与文段中 “强权”的 “强”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倔强 B. 强迫 C.强劲 D.勉强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甲】 “” 【乙】。” B. 【甲】 “” 【乙】 ”。
C. 【甲】 《》 【乙】。” D. 【甲】 《》 【乙】”。
(3 )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①风格 ②无奈 ③友情 ④宽厚
B.①风骨 ②无常 ③亲情 ④宽容
C.①风格 ②无常 ③亲情 ④宽厚
D.①风骨 ②无奈 ③友情 ④宽容
(4 )画线句作为全文总结句在结构安排方面欠考虑,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 分)
答:
(5)活动中,同学们在留言簿上纷纷写下感受,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苏轼诗文中的成语。下列
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B.苏轼取得多方面的创作成就,自然山水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
C.苏轼虽然历经磨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