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香茗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读香茗 一生有两件爱好割舍不了,一是围炉夜读,一是独自品饮,两者都在夜里,其实品茗就 是在读诗,读诗却象在品茗。就象好诗能滋润心灵一样,那些长在山中的茶叶滋润着我的生 活。今夜,我拧亮那盏木质结构的台灯,一习柔和的灯辉洒在书桌,一杯热茶在握,我开始书写那些如茶一样平淡清新的日子,和日子里出产的平平常常的故事。纷杳旋动在沸水中的 芽叶,渐渐在水温中泛绿,刹那,关于茶的许许多多东西涌到眼前,汹涌记忆。 夜读香茗,读到浓浓的乡情。我杯中的茶叶不可能是著名的武夷白鸡冠茶,不可能是品 质独特的大红袍茶,也不可能是浙江西湖的龙井。此刻在沸水中伸张腰条的茶寄自故乡,都 是些经过母亲双手采摘揉制的又粗又糙的黑茶。正是这样,当一片片茶叶在杯中泛青,在水 里旋浮,仿佛就成了一枚枚我记忆深处的民歌音符,而茶的清香之外,似乎又闻到淡淡的泥 香和汗味。每年开春,母亲都会把第一拨采到的春尖赶制后托人带到我工作的城市,这些 没有豪华包装的茶叶涌动的芳香不亚于摆在柜台上高价的外省名茶。因此,当我握住茶杯, 一口一口品欣故乡没有污染的绿色,也会象饮酒一样小醉一番。那些荡漾在茶园里的茶歌, 那些被父亲煨在茶罐中的传说都会拥挤在记忆的通道。 夜读香茗,读到一片茶叶不寻常的来路。那些生长在山间的茶树,经过茶农汗水的伺养, 每年春天才萌出嫩生生的芽,一年就屈指可数的几个月份可采。采茶是门学问,采得过早, 仅仅一点芽芽,质是好了,产量太低,放过了头又保证不了质量,不仅外观不雅,吃味也欠佳。一般来说,一芽二叶的时候是最佳采摘时机。当然,有特殊要求的茶有特殊的采摘法, 福建有一种叫白牡丹的精品茶系列,只取每一尖一厘米长的头芽一片,云南的金毫也都是取 一厘米的尖芽做成。茶采回家后,来不得半点怠慢,紧接着就是杀青、揉捻、干燥、分级包装才算完成。故乡虽然茶叶初制加工厂,可是经过钢铁工具的打磨,吃出的味中难免有一种 金属的味道,母亲守着园中的每一株茶树,都得经过自己的双手搓揉,吃起来苦中泛甜,涩 里含香。一片片生长于山中的茶叶经过无数工序之后方能进入市声嚷嚷的茶馆,进入价格不 菲的茶楼,来到城市一张张焦渴的口中。茶的容颜虽然可被岁月蒙上尘灰,却不会改变原本 的青翠或碧绿,它有一种品质足够喝它的人学习一生。 夜读香茗,读到茶叶的深远历史。地球上的茶树植物已有千万年历史,茶被人们发现和 饮用,还只是四五千年前的事。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释木篇》中有茶的记述,唐代陆羽的《茶经》也将茶的产地进一步挑明。茶,南方之嘉木也。具体到谁第一个发现茶, 并尝试饮品,东汉时期《神农木草》中有明确记述:神农尝百草,日蓄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随便翻动那一个朝代的诗,关于茶的记述也都飘香其间,让人弄不明白是茶香醉人还是 诗歌醉人。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种茶成了一种农事活动,饮茶成了一种习俗文化。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产业的发展,茶文化迅速掘起,茶不仅是世人公认为最好的保健饮料,还形成一种重要的茶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发现茶有许多等待开发利用的价值,含在我们 口中的一点茶水居然还有药理作用。胡米茶是止腹泄肚良药,酒点茶为伤风头痛单方,这是 产茶的老家妇孺皆知的常识。从大的方面讲,饮茶能防蛀牙,能减肥,能降血脂,抗衰老, 有助于防癌症。茶杯不离手的人也许不了解这些,你小小的饮茶习惯已让你搭上了健康快车, 正享受着茶叶的特别思典和特殊保护。 夜读香茗,读一种美丽的风情,读一种深厚的民俗文化。西晋文字家张孟阳有咏茶诗云: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饮茶文化。浙江人对龙井茶情有独衷,北京人喜欢花茶,藏族同胞对酥油茶的爱刻骨铭心,蒙古族同胞最 钟情饮奶茶,粤人倾心乌龙茶,广西桂北人崇拜打油茶,土家人习惯饮擂茶,白族同胞迷恋 三道茶。长期的饮茶习惯形成了悠久的茶文化,每一种茶文化都以其自身的独特本质让民俗 文化异彩纷呈。今年七月,我有幸参观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傅览会,有幸在昆明现代都市里, 欣赏到临沧四大名茶文化展演。礼宾小姐为正宗的民族少女,在宾客喝彩声中,在音乐的伴 奏下,将茶罐烤干,投入出自茶乡凤庆的早春绿刹时,茶香四溢,茶味醉人。一个俐米小 姐将开水倾入烤黄的茶叶中,每斟一杯唱支歌,不知是茶香醉人还是茶歌迷人,在场的观众 久久不愿离开。除了百抖早春绿,还有生冲勐库青毛茶,勐撤蒸酶糯米香茶和滇红速溶奶茶 展演,整台展演成了昆明当天亮丽的风景,许多外国友人留连忘返。那些土生土长的茶叶也 同一张张笑脸上了电视台,抢了报纸的头条。我常常会收到远在祖国各地笔友的信,他们会 提出这样的问题,百抖茶是凤庆文化人自己编造出来的吗?作为一种有历史渊源的茶文化, 就是在我凤庆乡下老家,那些一辈子与茶叶打交道的茶农,几乎每天都要操持小土砂茶罐。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