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主动数据滤波算法的数据聚集.pptxVIP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主动数据滤波算法的数据聚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主动数据滤波算法的数据聚集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聚集数据的主动数据滤波(proactive data filtering (PDF))算法。此算法的提出目的是进一步减少WSN聚集数据所需的功耗。在许多应用领域,WSN的节点会收到许多类似的信息,其中一些节点收集到的信息是多余,用户并不需要,当这些节点向接收器(sink)发送数据时,其用掉的能源是不必要的。为了减少功耗,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的逻辑判断方法,它可以推迟响应或者不响应节点向接收器发送数据的请求。仿真结果表明,应用PDF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收集的功耗。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WSN 通常包含非常多的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将检测到许多信息,为了用最小的功耗将这些信息数据传送到接收器(接受节点),这就需要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但是由于一些传感器节点检测到的事件是多余的,例如用户需要知道哪些节点检测到的温度低于70°,而那些检测到温度高于70°的节点就不需要传送数据到接收器,如果没有判别机制,所有的节点都向接收器发送数据,这就产生了冗余数据,那么这些节点其实是多余的。数据的聚集机制如图一所示:;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routing schemes (links to be used are highlighted by solid line). ;目前的大部分数据聚集技术主要是通过减少数据收集过程中所需的功耗来减少总体的能量消耗。但是,这些空间的拓扑结构仍然不能有效减少功耗,因为子节点一样要把数据传送到接收节点上去,就如图一(c)显示的那样。 Most of the previous data aggregation techniques aim at reducing the energy expended by the senso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ata gathering. They form a hierarchical reverse tree topology from multiple source nodes to a sink where intermediate nodes filter or aggregate the redundant data from their child nodes. Thus, the aggregation is done in spatial rendezvous point. However, this spatial approach may not be energy-efficient since redundant data is still transmitted from the leaf nodes. An example is shown in Fig. 1.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2.1 算法模型和内容 主动数据滤波(PDF)算法将传感器网络看成是一个拓扑树模型,接收节点(sink)是树的最底层,所有的数据都将聚集到这里。PDF算法的内??是: 1、接收节点(树根root)发送指令到各子节点(child nodes) a、查询命令的类型 b、树的深度D c、计时器(timer)参数T 2、每个节点都将指令一层一层的传递下去,期间等待的时间长 度为(D-d)T,其中d是不同层节点之间的深度。 3、当上层节点收到下层节点的回应信息时,将自动判别是否 满足接收条件,比如返回的温度值是否在某个范围。如果满 足接收条件,经过Bi后发送应答信号到父节点,不满足则不 发生任何响应动作,如图二所示: ;Fig. 2 A sensor node decision logic using proactive data filtering;2.2 期望的回应次数 PDF算法重要的一点是,节点的回应次数是受预定能量限制的,期望的回应次数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tric for the PDF algorithm is the expected number of responses since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an energy budget. The expected number of responses, E[R] is given by: 其中R是WSN总的节点数,Rj为各个子结点。 Where R is the number of nodes which match the query; and Rj is the number of responses a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