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些被写入《贰臣传》中的明朝旧臣.docVIP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些被写入《贰臣传》中的明朝旧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些被写入《贰臣传》中的明朝旧 臣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乾隆帝颁发谕旨曰:“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故编纂《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正是: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李永芳,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回。天聪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清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 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顺治十八年(1661年)自请致仕。至康熙朝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母(轻车都尉)世袭四世。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谥文襄。孔有德,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九年(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朝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祖籍河北衡水,原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天聪七年)十月,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接洽。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旋即封总兵官,隶汉军镶蓝旗。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尚可喜智顺王。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随豫亲王多铎南下,兵至湖北鄂州(今武昌),后回师海州。公元1649年(顺治 六年)官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年)二月,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耿仲明,字云台,清初三藩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天聪六年(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自称总兵官。天聪七年(1633年)春,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被清朝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不久因为私藏逃人,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孙可望,原名孙可旺,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公元1644年八月(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孙为谋封秦王,击杀 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封义王。公元1660年(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 吴六奇,汉族客家人,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幼读诗书,广涉经史。嗜酒好赌,荡尽家产而充为邮卒。后不务正业,沦为乞丐,浪迹于闽粤江浙。乞至浙江海宁时,遇名士孝廉查伊璜,见吴六奇熊腰虎背,胆识超凡,视为“海内奇杰”而相邀痛钦,并赠厚资,遣其回

文档评论(0)

qufi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