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pptx

2023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林国芳日期:2022-12-222023-2025年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现状与投资分析报告 2目 录行业环境分析02行业格局及趋势04行业发展概述01行业现状分析03 3行业发展概述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01Part One 行业定义基因检测,又称基因测序,是通过采集人体血液或唾液中的基因(DNA),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疾病概率的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可发现个人病变基因,从而提前预防或于早期治疗肿瘤。肿瘤基因检测是在基因检测基础上对肿瘤基因进行检测的技术。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范围广泛,主要针对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等,常见肿瘤均可被检测。肿瘤基因检测按照肿瘤阶段不同可分为肿瘤易感基因筛查、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肿瘤愈后监控四类。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可帮助肿瘤遗传突变高危人群主动预防肿瘤。肿瘤早期诊断可帮助肿瘤患者尽早发现病情从而大幅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肿瘤治疗方案。肿瘤愈后监控评估患者复发肿瘤的危险程度。4 行业发展历程第一代基因检测技术(1975年~2004年)1975年,英国科学家Sanger提出酶法测序DNA方法,标志着DNA测序时代到来。1977年,Sanger及其团队完成了首个基因组PhiX174噬菌体测序程序。1980年,Sanger首次测序和拼接出重叠的DNA片段,并相继完成一部分病毒基因组如巨细胞病毒基因组及天花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其首创的Sanger基因测序法标志着第一代基因检测技术成型。1986年,第一台商业化DNA测序仪诞生,每日产量为1,000个碱基,标志着DNA测序开始商业化。1990年,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并探明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1996年,第一个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基因组测序完成,大小约15Mb,包括6,275个基因。1998年,第一个多细胞真核生物——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基因组测序完成。2000年,第一个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基因组测序完成。2001年,人类基因组系列草图在《Nature》及《Science》公布。2004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公共组在《Science》发表了人类基因组常染色质全序列测定的论文,宣布人类基因组的常染色质部分中99%的序列已被测定,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基因测序程序暂告一段落,并为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奠定技术基础。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2005年~2007年)2005年,美国第二代基因测序企业454LifeScience推出超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系统,创造“边合成边测序”方法,并且每日产量超过20,000,000个碱基,是第一代基因检测技术的两万倍,第二代基因检测技术阶段由此开启。2007年,美国完成了世界首位个人基因组测序计划,为肿瘤基因检测提供充足数据资源。2008年,中国华大基因成功破译首位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同年,首个肿瘤基因组图谱问世,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迎来重大机遇。第三代基因检测技术(2008年至今)2008年,首台单分子测序仪问世,可将单分子为目标物边合成边测序,并且不需经PCR扩增,实现对单条DNA检测,标志基因检测进入第三代技术阶段。2009年,纳米级别的单分子测序平台问世,标志基因检测技术进入纳米量级。2012年,基因测序企业OxfordNanopore推出首款纳米孔DNA测序仪,将第三代基因检测技术商业化。此时,基因测序有效覆盖率及变异检测精度均已达到99.9%以上。第三基因测序技术带来的高有效覆盖率及高精度将大幅提升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检测水平,未来伴随技术愈发成熟,将显著降低肿瘤基因检测企业检测成本,带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5 行业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为肿瘤基因测序仪器与耗材供应商。主要分为两类:(1)仪器及耗材自主研发企业,代表企业有Illumina、LifeTech、ThermoFisher、Roche及紫鑫药业;(2)仪器与耗材非自主研发企业,多与外国企业合作或获其技术使用权,代表企业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与达安基因。产业链上游基因测序仪及耗材试剂因技术壁垒极高,已被外国企业垄断,其余企业难以进入。2014年6月,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BGISEQ-100测序仪获批。2014年11月,达安基因的DA8600(基于LifeTechnologies的IonProton测序平台)获批。2015年2月,博奥生物BioelectronSeq4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获CFDA批准上市。此外,自2013年,贝瑞和康、华大

文档评论(0)

134****50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