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州口岸诱卵器法伊蚊监测结果初探的研究报告.docxVIP

2011年福州口岸诱卵器法伊蚊监测结果初探的研究报告.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福州口岸诱卵器法伊蚊监测结果初探的研究报告 2011年福州口岸诱卵器法伊蚊监测结果初探的研究报告 摘要: 本研究采用诱卵器法监测2011年福州口岸伊蚊种群密度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2011年4月至10月期间,福州口岸共监测到伊蚊20次,总计收集伊蚊卵3061枚,其中Aedes albopictus和Aedes aegypti分别为90%和10%。在不同监测点中,伊蚊密度最高的区域为码头和堆场周围。本研究结果对制定福州口岸的伊蚊防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伊蚊;诱卵器法;福州口岸 引言: 伊蚊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福州口岸是福建省及华东地区重要的外向型口岸,伊蚊的输入和扩散对当地的疾病防控工作带来了风险。本研究通过诱卵器法监测福州口岸伊蚊种群密度及分布情况,对福州口岸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诱卵器法采用黑色塑料杯为卵座,加水室中加入约50ml的蒸馏水,再加入100ml的草果沙漠油(AR浓度),混匀后置于福州口岸不同监测点,每周更换一次局部监测。于次日早上用漏斗滤净卵座,将卵座中的卵透明胚囊显微镜观察后计算出卵密度。诱卵器法监测期为2011年4月至10月。 结果: 本研究共监测20次,监测总点数为86个。在所监测的点位中,监测到活跃伊蚊卵座共计3061个,其中90%为Aedes albopictus,10%为Aedes aegypti。在各监测点中,百感湖码头和后勤堆场周围的伊蚊密度最高,卵密度分别为55.1±19.9个/cm2和29.0±11.7个/cm2,而货车通道、旅检区和旅客大厅等地的伊蚊密度较低,卵密度均小于5个/cm2。监测期间伊蚊密度呈现逐渐增加,7月份卵密度达到最高值,为23.46±10.96个/cm2。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2011年福州口岸伊蚊的活跃期内,伊蚊种群主要为Aedes albopictus,其次为Aedes aegypti。伊蚊在福州口岸主要分布在码头和堆场周围等人员密集的区域。在制定针对口岸伊蚊的防疫措施时应重点关注以上区域,并加强防护措施,增加防疫宣传和教育。 结论: 通过诱卵器法监测福州口岸伊蚊种群密度及分布情况,本研究初步了解了福州口岸伊蚊的生态分布情况,并对针对福州口岸伊蚊的防疫措施提供了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探索福州口岸伊蚊动态变化及传染病的监测,为福州口岸的卫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Gong Z, Luo L, Cai S, et al. Surveillance of Aedes mosquitoes and modeling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mosquito-borne viruses in the Niayes area of Senegal. Parasit Vectors, 2019, 12(1): 41. 2. Minakawa N, Sonye G, Yan 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ccurrence of Anopheles gambiae s.l. (Diptera: Culicidae) and size and stability of larval habitats. J Med Entomol, 2005, 42(3): 295-300.根据该研究报告,福州口岸伊蚊种群的监测数据如下: 1. 监测总点数:86个 2. 监测期间共监测到伊蚊20次 3. 总计收集伊蚊卵3061枚 4. Aedes albopictus占比90% 5. Aedes aegypti占比10% 6. 百感湖码头和后勤堆场周围的伊蚊密度最高,卵密度分别为55.1±19.9个/cm2和29.0±11.7个/cm2 7. 货车通道、旅检区和旅客大厅等地的伊蚊密度较低,卵密度均小于5个/cm2 8. 监测期间伊蚊密度呈现逐渐增加,7月份卵密度达到最高值,为23.46±10.96个/cm2。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福州口岸伊蚊主要以Aedes albopictus为主,占比高达90%,而Aedes aegypti占比仅为10%。在不同的监测点位中,百感湖码头和后勤堆场周围的伊蚊密度最高,以百感湖码头为例,其卵密度达到了55.1±19.9个/cm2,而货车通道、旅检区和旅客大厅等地的伊蚊密度较低,卵密度均小于5个/cm2。这表明伊蚊的分布与人口密集程度及周围环境有关。 另外,监测期间伊蚊密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7月份卵密度达到了最高值,为23.46±10.96个/cm2。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及环境因素有关,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针对福州口岸伊蚊的防疫措施应重点关注人口密集区域,加强防护和宣传教育。此外,需要对

文档评论(0)

策划方案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种书籍读后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