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一)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B
B
C
C
A
C
B
A
C
D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1)秦国:采取抑商政策。(1分)
齐国:积极推动商业发展(1分)
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商业发展水平;统治者治国理念;政治体制。(每点2分, 任答3点,共6分)
(2)示例1:持肯定态度.(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这是海禁政策的物质前提。(结合史实,2 分)从元到明清,随着小农经济逐渐发展,海外贸易政策从大体鼓励、支持转为 基本维持限制,后趋于闭关自守。(材料分析,2分)该观点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的本质规律。(揭示规律,2分)
示例2:持否定态度。(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元代小农经济虽占据主导地位,但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或明清 小农经济高度发展,但海禁多次松弛。)(2分)明清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 局势(朝贡体系、倭寇问题、台湾问题和维护统一)关系密切,并非经济形态的 必然产物。(2分)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作为主流思想,鼓吹重义轻利,不宜轻视 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小农经济高度发展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商品贸易发展要求 松弛海禁。)(结合史实,2分)
示例3:对该观点需辩证分析。(具体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为海禁政策提供了物质前提。(结合史实, 2分)明清的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局势有密切关系,不完全是经济形态的产 物。(材料分析,2分)当时海禁政策强固了小农经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 作用,政治、政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形态发展.(揭示规律,2分)
18- (1)北洋政府:主持编纂并提供资金支持。(1分)
国民政府:查禁。(1分)
原因:《清史稿》存在否定清末革命和民国的价值倾向;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和同
模拟测试(一)历史参考答案 第1页(共3页)
盟会领导、参与清末革命运动,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主导的国 民政府通过北伐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将东北从中国割裂出去,孟森从民族主义立场出 发为维护国家主权辩护;(2分)容庚受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抨击国民政府的文化 统制政策。(2分)
(3) 弥补《清史稿》的缺陷;回应西方史学界的挑战,构建中国清史研究话语体 系;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每点2分,任 答2点,共4分)
(1)德国数学研究人才济济,就业竞争激烈;经济大危机加剧失业风险;德国法 西斯驱逐犹太籍数学家;美国对知识移民采取优待策略。(每点2分,任答2点, 共4分)
(2)影响:促进了世界数学研究中心从德国到美国的洲际转移;助推了科技革命 的发展;加速了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加剧了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数学家的 就业难度。(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最后一点必答,移民的影响有利有 弊)
启示:政府应重视数学学科建设;关注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社会功用;注意吸纳、 培养专业的人才;注重团队式培养。(每点1分,任答2点,共2分,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亦可得分)
示例1:
观点:货币的发行者、发行量、材质等因素都对其信用价值产生影响。(2分) 阐述:1930年代,中国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白银大量外流,货币领域出 现动荡。为应对这一状况,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利用政府的权威为法币的流 通提供担保,使这一时期法币的币值较为稳定,从而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 八里尔银币作为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产自南美波托西矿山。因为该矿山 的白银产量巨大,所以使八里尔银币铸造过量,当它被用于购买亚洲商品以及流 入欧洲时,都超过了当地正常的货币需求量,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了货币贬值, 影响了货币信用。
明代纸币有政府信用作担保,但当它过量发行时,民众出于对其贬值的担心,纷 纷弃用纸币,改用贵金属货币,以寻求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明朝政府最终认可了 白银作为合法的普遍流通的货币的地位” (8分)
结论:货币的信用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当货币币值出现正常波动的时候, 可以寻求多路径的解决方式。(2分)
示例2:
观点:货币作为支付媒介,其信用决定了货币的接受度和接受范围。(2分)
阐述:明代商品经济发达,政府发行了大明宝钞作为纸币流通。纸币本身不具有 价值,其购买力源自民众对政府货币的信用。但由于滥发,明代纸币出现大M畐贬
模拟测试(一)历史参考答案 第2页(共3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