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二战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秘密报告1940年1952年钢1800万吨3440万吨煤炭1.65亿吨3亿吨石油3100万吨4700吨电力480亿千瓦1190亿千瓦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一)改革原因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②根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赫鲁晓夫 【思考1】苏联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会议期间,赫鲁晓夫特别强调不要将话题扩散到党外。然而不久后,苏联党中央就把秘密报告的材料印发给了全国700万党员和1800万共青团员,全面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运动。 ——张树华《俄罗斯之路三十年》【思考2】赫鲁晓夫会如何应对呢?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958年1月1日起,取消了义务交售制。……由集体农庄自行制订具体的生产计划。大力种植玉米;扩大播种面积。1954—1955年,垦荒总面积达到3590万公顷……对政府机构进行改组,唯独军工生产部门没有减缩。在全国范围内划分经济行政区,将部门管理体制变为地区管理体制。 ——《苏联兴亡史纲》农业改革(一)改革原因(二)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1.内容政治:①批判斯大林; ②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 改革干部制度;经济:③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 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工业改革【思考】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 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 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有些人认为斯大林完全错了,这是严重的误解。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但是也是一个犯了几个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毛泽东(二)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2.评价积极:消极:①注入市场经济成分;②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③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④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⑤没有全面评价斯大林,造成严重后遗症。 秘密报告使苏联社会受到巨大冲击。据当时与会者称,当赫鲁晓夫宣读秘密报告时,会场上的气氛异常压抑和紧张,甚至有人当场晕倒。秘密报告不仅在苏联引起轩然大波,而且给华约国造成骚乱。格鲁吉亚反对赫鲁晓夫,波兰、匈牙利则酿成血腥事件。忠于斯大林的人对赫鲁晓恨之入骨,认为他给苏联造成了严重伤害,是苏联的罪人。西欧和美国的共产党员则对共产主义大失所望,纷纷退党。 ——整理自俞邃《苏共二十大的内外反响和中苏关系》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徐天新《当代世界史》 (三)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奖金等经济杠杆。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当时面临的经济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未取得进展。——据《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整理【思考1】70年代苏联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勃列日涅夫的什么措施?【思考2】勃列日涅夫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吗?修修补补,经济体制未突破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三)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7519761985社会总产值6.44.23.3国民收入5.73.82.2工业总产值7.44.43.7农业总产值2.51.71.1劳动生产率4.53.33.1年均增长率5.73.73.2项目年份美国苏联洲际导弹19681054858197810541400坦克196885003240019781050050000飞机196851004000197845004600战舰19683603201978172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七+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说课及试讲课件-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VIP
- 小米集团2025年组织架构及各部门职责解析.docx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预训练大模型与生成式AI参考答案.docx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疖肿合并疼痛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居民阶梯电价作业指导手册.pdf VIP
- XXXX无线网施工方案.docx VIP
- 数字素养与技能.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