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教学课件 第七章 海洋地震测量(下半部分).pptx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教学课件 第七章 海洋地震测量(下半部分).pptx

  1. 1、本文档共2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5 地震成果剖面的形成;;;;2、速度分析;(1)、速度谱的概念: 类似于频谱,即表示地震波能量随频率的变化曲线一样,将多道地震波的叠加能量随速度的变化曲线称为速度谱。 ;(2)速度谱的基本原理: 假设共反射点道集有N的记录道,与反射界面R所对应的反射回声时间为t0R,速度为V0R=V(t0R),各道反射波到达时为:; 叠加振幅:对每一试验速度,按照双曲线方程算出的波至时间在道集记录上取值叠加,得到一个叠加振幅值。 速度谱:一系列速度对应着一条叠加振幅值随速度变化的曲线,即速度谱曲线。; 试验速度等于真实速度V(t0R)时,则由它确定的各记录道到达时间与实际反射双曲线同相轴一致,信号同相叠加,取得最大值。 其他试验速度不等于真实速度,所得到的振幅叠加值都小于最大值。 利用速度谱,通过拾取能量最大值所对应的速度,可确定t0R时刻的速度。; (3)速度谱的显示 主要有两种显示方式:时窗排列图速度谱 等值线速度谱; (1)动校正(NMO)的概念: 动校正处理是将CDP道集中炮检距不同的各道上来自同一界面同一点的反射波到达时间经正常时差校正后,校正为共中心点处的回声时间的过程。 ;(2)动校正的实现 ;;;;;;;;;;; 海洋地震勘探中,野外施工是在海面上进行的,不存在野外静校正的过程。 由于各激发炮点、检波点的深度存在差异,以及地下地层并非理想的水平层状介质,使得动校正后的共反射点道集中的各道仍残存有剩余时差,所以通常要做剩余静校正处理。;;;;;;;;;§7.5 地震成果剖面的形成; 1. 为什么要做偏移? ;;;;;;;;(b)偏移剖面;;;§7.5 地震成果剖面的形成;;;§7.5 地震成果剖面的形成;(一)、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的基本知识 (三)、处理质量具体分析准则;评价标准:;(一)、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的基本知识 (三)、处理质量具体分析准则;(一)、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二)、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的基本知识 (三)、处理质量具体分析准则; 概念:; 概???:地震法的分辨率就是分辨各种地质体和地层细节的能力,它包括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两个方面。 ; 对纵向分辨率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来进行,下面从薄层顶、底反射波的时差以及振幅变化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可以定量来讨论纵向分辨率,有以下关系式:; 假设在波速为V1的均匀介质中夹有一种波速为V2的楔形地层,且V2V1。当楔形地层的厚度从大逐渐减小直至尖灭,如果忽略透射损失、多次反射和波形转换的影响,这时模型上下界面反射系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上界面反射系数R1为负值,下界面反射系数R2为正值。 ; 随厚度变小,两波逐渐靠拢,当其时差为1/2视周期时,薄层上下界面反射波的波峰(或)波谷相对应,因此两波必然同相叠加,出现相干加强。合成波的振幅是单个子波振幅的二倍,称这种振幅为调谐振幅。 ;则:调谐振幅所对应的地层厚度 为: ; 地震波的频率越高(一般指优势频率或主频),它的延续时间就越短,波长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在实际地震勘探中,由于大地对地震波频率的吸收和衰减作用,在地层的不同深度处,其分辨率是不一样的: 浅层:对波的高频成分吸收较小,分辨率较高; 深层:大地对波的高频成分吸收较大,其分辨率较低。 ; 反褶积压缩了地震子波,使主频提高,频带展宽,因而纵向分辨率得到改善; 反褶积处理是提高纵向分辨率的方法。;a.概念:横向分辨率也叫水平分辨率或空间分辨率,它是指地震记录沿水平方向能够分辨的最小地质体的宽度。; 如图所示,地震波从O点以球面波的形式向速度为V的介质中传播,在某时刻波前面的半径为h,它与界面交于O1点,这时O点只接收到一个点的反射,波继续向前传播1/4个周期,与界面相交于C点和C1点,波前面的半径变成OC。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波前面时差为1/4周期内的CC1界面上各点的波都被检波点接收,由于全部能量的到达时差都在半个周期范围内,故产生相长干涉;;; 在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中,一般把第一菲涅尔带的半径r作为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 如果地下地质体的宽度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则这样的地质体相当于一个点的绕射,无法在地震剖面上分辨该地质体的存在。只有当地下地质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