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通风绪论
一、井工开采的特点
我国煤矿开采大多是井工开采, 露天煤矿很少(约占7.5%)。内蒙古霍林河煤矿就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
井工开采时,需要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到达煤层,从中布置工作面进行生产。与地面相比,作业空间狭小、光线不足、工作地点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毒性、窒息性和爆炸性气体和粉尘,还可能有高温、高湿等危害,这些都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危害。矿井通风是创造矿井正常生产环境和安全条件的基础,也是从技术角度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矿井通风的定义
依靠通风动力,将定量的新鲜空气,沿着既定的通风路线不断地输入井下,以满足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需要;同时将用过的污浊空气不断地排出地面。这种对矿井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的作业过程叫做矿井通风。
三、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
1、向井下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
2、稀释并排除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3、创造良好的井下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和风速)。
从而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
因此,矿井通风是矿井各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矿井通风的发展过程
1、约在 1640 年,人们开始把进风和回风路线分开,以利用自然通风压力进行矿井通风;
2、1650 年和 1787 年,分别在回风路线上设置火筐和火炉,使回风风流加热,以加大通风压力;
3、后来相继出现了兽力活塞式空气泵(1807 年、200m3m/min)、蒸气铁质离心式扇风机(1849 年、500m3m/min)、电力初型轴流式扇风机(1898 年)。
4、20 世纪 40 年代后,电力轴流式和离心式大型扇风机(几千 kw)。
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工程学科中的一个基本分支,矿井通风课程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和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第一章 矿井空气 第一节 矿井空气的成分
一、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
井下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水蒸气的浓度随地区和季节而变化,其平均体积浓度约为 1%。而干空气成分相对稳定,基本不变,见表 1-1。
气体名称体积浓度气体名称体积浓度氮
气体名称
体积浓度
气体名称
体积浓度
氮(N2)
78.13%
氩(Ar)
0.93%
氧(O2)
20.90%
其它稀有气体
0.01%
二氧化碳(CO2)
0.03%
地面新鲜空气无色、无味和无臭,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并能助燃。
二、井下空气的主要成分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发生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使其成分增多,且各种成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
气体混入——CH4、CO2、N2、H2S、H2、SO2 等气体从地层中涌出到井下空气中;
固体混入——井下作业时产生微小的岩尘、煤尘和其它杂尘悬浮于井下空气之中;
气象变化——井下空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变化时引起井下空气的浓度变化。
化学变化
井下物质(煤、岩石、坑木等)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煤尘瓦斯爆炸、人员呼吸等都会产生 CO2;
井下爆破工作、矿井火灾、煤尘瓦斯爆炸、机械润滑油高温分解等产生
CO;
有机物腐烂、含硫煤的水解、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等产生 H2S; 井下火区氧化和含硫煤的缓慢氧化等产生 SO2;
井下爆破工作能产生氧化氮(NO、NO2、N2O5),是炮烟的主要成分;矿井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时产生 NH3;
井下充电硐室的电解、火灾和爆炸事故中都会产生 H2。
因此,井下空气的成分一般共有O2、N2、H2、CO、CO2、CH4、H2S、
SO2、NO2、NH3、水蒸气和浮尘十二种。
其中 O2 是井下人员呼吸所必需的,必须保持足够的浓度,其余的超过一定浓度时,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必须将其浓度降低到没有危害的程度。
三、井下空气成分的基本性质
臭、味和色方面——有臭的气体 4 种:NH3(剧臭)、SO2(强烈硫磺
臭)、H2S(坏鸡蛋臭)、CO2(微酸臭);有味的气体 3 种 SO2(酸味)、H2S
(微甜)、CO2(微酸);有色的气体 1 种 NO2(浅红褐色);
比重方面——比空气重的气体 5 种:SO2、O2、NO2、CO2、H2S;比空气轻的气体 5 种:H2、CH4、NH3、CO、N2。观测气体时须注意这一点;
溶水性方面——能溶于水的气体 5 种:SO2>H2S>CO2>NO2>NH3。喷雾洒水可降低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
爆炸性方面——能燃烧和爆炸的气体 4 种:CH4(5%~16%)、H2S
(4%~46%)、CO(13%~75%)、H2(4%~74%)
有毒有害性方面——对人体有毒的气体 5 种:(1)NO2 最毒,它能强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5章量子物理-效应.pptx VIP
-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3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镧热还原法年产25吨稀土金属钐的工艺设计.docx VIP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保安员上岗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真题) .pdf VIP
- 2025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劳动教案(全册)五年级上册——人民出版社(表格式).pdf VIP
-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上下全册)字词拼音及解释 .pdf VIP
- 安全标识中英文可直接打印.doc VIP
- 退役士兵驾驶技能培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