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04月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委办下属事业单位选调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
1
2
3
总分
得分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300题)
1.某中学,在高考前夕进行了四次数学模考,第一次得80分以上的学生为70%,第二次是75%,第三次是85%,第四次是90%,请问四次考试中都是80分以上的学生至少是: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反向构造,用固定套路解题。第二步,反向构造的解题步骤为:(1)反向:第一次考试未过80分的学生为1-70%=30%;同理,第二、三、四次考试未过80分的学生分别为25%、15%、10%;(2)加和:未过80分的学生最多为30%+25%+15%+10%=80%;(3)做差:四次考试中都是80分以上的学生至少是100%-80%=20%。因此,选择B选项。反向构造的解题步骤为:反向-加和-做差
2.洪涝:干旱:防洪抗旱
A.地震:海啸:抗震救灾
B.滑坡:雪崩:道路抢修
C.严寒:酷热:防冻消暑
D.风沙:雾霾:防沙除霾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洪涝与干旱,二者为反义关系,且防洪与抗旱分别是前两种现象针对性的应对方法,与前两词构成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地震与海啸,二者并不是反义关系,抗震是地震的应对方法,但救灾范围太大,与海啸对应关系并不贴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滑坡与雪崩,二者并不是反义关系,且滑坡与雪崩都可能需要进行道路抢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严寒与酷热,二者为反义关系,防冻是严寒的应对方法,消暑是酷热的应对方法,是两种现象的应对方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风沙与雾霾,二者并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注:本题有同学通过自然灾害选了D,这也是个角度,但是从题干特征来看,本题题干前两词反义关系明显,故优先考虑反义关系,不行的情况下再考虑是否是自然灾害,做题的首要原则是题干特征。
3.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规律阐明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B项错误,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有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C项错误,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项错误,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4.在经过一段急速的发展后,三维动画技术在最近两年进入一个________期。不是因为技术本身无法再________,而是技术前进的脚步太快,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应该如何________这些技术。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台??革新??应用 B.瓶颈??创新??驾驭 C.停滞??突破??消化 D.平稳??发展??适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人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可知,应体现停下来的含义且后接“期”,指停下来的时期。A项“平台期”一般指减肥过程中停滞的时期;D项“平稳期”指稳定的时期。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急速的发展”“技术本身无法再”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无法超越自己的含义。B项“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文段并未体现“抛开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04月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区引进党政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黑龙江大庆高新区安全监督管理辅助岗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北京西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43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湖南资兴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校招10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广东省清远市警务综合保障中心集^开招考15名高校毕业生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四川成都大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招考聘用编制外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事业单位招考聘用70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福建省邮电学校招考聘用17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