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人自然社会六年级第14课 鉴湖女侠轩亭洒碧血 课件.pptVIP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六年级第14课 鉴湖女侠轩亭洒碧血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简介 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作。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 月   一轮蟾魄净娟娟,   万里长空现晶奁。   照地疑霜珠结露,   浸楼似水玉含烟。   有人饮酒迎杯问,   何处吹箫倚槛传?   二十四桥帘尽转,   清宵好影正团圆 。 残菊   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在北京,秋瑾目睹外国侵略军的野蛮暴行,义愤难已,决心以实际行动挽救祖国的危亡。次年离开北京经上海去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三年初,秋瑾又来到家中,向婆家索银办大通学堂。民国24年(1935)谭日峰所著《湘乡史地常识》记载了这一往事:“秋瑾这次从日本回国,向家索取二千金,办大通学校。曾一度回神冲故里,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骨肉关系。当时乡里亲友,莫不骇怪,认为疯癫,而加以唾骂,实则女士服侍翁姑、对待丈夫、儿女,感情极好。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这样一位智仁兼备的女子,历史上能找出几个呢?” 你有什么感想? “秋风秋雨愁煞人”,确是鉴湖女侠被世人传颂不衰的名句。这七个字,有人说是绝笔,有人是供词,更有人说是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面对巧言诱骗、酷刑加身时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从“书写约一小时”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此前,她已从容地组织了革命党人的疏散转移、掩藏了武器弹药、整理烧毁了革命文件,她自己也完全可以避走脱险。与当时有些革命党人一样,跑到日本、南洋,然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她没有这样做,她选择了死,她要以死来唤醒国人。秋瑾之死,她说的是:“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如满奴能将我绑赴断头台,革命成功至少可以提早五年。” 所以非常从容不迫的写下了供词。 贵福的胆小贪生怕死和秋瑾的大义凛然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秋瑾英雄气概 从“极大危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面无惧色”体现了革命党人的大无畏的伟大精神 秋瑾烈士墓位于西冷桥南端,是经十次迁徙于1981年重新建造起来的。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高1.7米,正面嵌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石刻,背面为徐自华、吴芝瑛题书《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两块碑石均为原墓被毁时收藏的原物。墓穴内秋瑾烈士遗骨骨殖坛中,置石砚一方,上刻“秋瑾墓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西泠桥畔”。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 秋瑾烈士墓 秋瑾纪念馆 秋瑾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和畅堂18号,坐北朝南,木构筑,深五进,均为阴阳分瓦硬山造,是一座较典型的江南民居。这里北靠林木苍翠的塔山,离清波荡漾的鉴湖不远,境古雅清幽。秋瑾纪念馆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纪念馆”匾额。 秋瑾纪念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轩亭口。古轩亭口相传亭始建于唐。屡建屡废,现已荡然无存。此地历来是浙江绍兴的闹市中心,正处贯通南北的大街和府治前的府横街的交接处,正像鲁迅在他的著名小《药》中所写的“丁字街”。纪念碑建成于1933年11月,碑身刻有“秋瑾烈士纪念碑”七个金色大字,还有蔡元培撰写的碑文。 秋瑾纪念碑 /refer/lz9K_PtUCL9hIM2W/v.swf 秋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