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1H412020 起重技术
考点一:常用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流动式起重机
1)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对道路、场地要求较高,台班费较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2)塔式起重机
1)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和拆卸。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
(3)桅杆起重机
1)特点: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
(4)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吊装载荷(吊装重量)、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吊装载荷(有变化)
吊装载荷的组成: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和吊、索具重量(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绳重量4部分)。
2) 额定起重量
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设备吊装载荷。
当采用两台起重机抬吊时,每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80%。
3)最大幅度(最大吊装回转半径)
4)吊装计算高度
吊装计算高度应满足下式要求:H>h1+h2+h3+h4
2.吊装计算载荷(新增)
(1)动载荷系数
起重机在吊装重物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起吊机具负载的影响而计入的系数。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
(2)不均衡载荷系数
在两台及其以上(多台起重机、多套滑轮组等)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由于起重机械之间的相互运动可能产生作用于起重机械、重物和吊索上的附加载荷,或者由于工作不同步,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设定比例承担载荷,在起重工程中,以不均衡载荷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5
(3)吊装计算载荷(简称计算载荷)
Qj=k1×Q(一台起重机吊装时)
Qj=k1×k2×Q(多台起重机联合起吊设备时)
式中 Qj—计算载荷;
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考点二: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一)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重要依据。
(二)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确定站车位置,再确定作业半径;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外形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和作业半径,依据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确定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平衡梁)之间的安全距离。
(三)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有变化)
1.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2. 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3. 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
4. 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并作好记录。
考点三:钢丝绳
1.钢丝绳是由高碳钢丝制成。
2.钢丝绳的直径:在同等直径下,6×19钢丝绳中的钢丝直径较大,强度较高,但柔性差,常用作缆风绳。6×61钢丝绳中的钢丝最细,柔性好,但强度较低。6×37、6×61规格的钢丝绳常用作穿过滑轮组牵引运行的跑绳和吊索。
3.吊索俗称千斤绳或绳扣:用于连接起重机吊钩和被吊装设备。若采用两点以上吊点起吊时,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
4.安全系数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拖拉绳(缆风绳)时,应大于或等于3.5;
(2)作卷扬机走绳(跑绳)时,应大于或等于5;
(3)作捆绑绳扣使用时,应大于或等于6;
(4)作系挂绳扣时,应大于或等于5;
(5)作载人吊篮时,应大于或等于14。
考点四:滑轮组
1.滑轮组的穿绕方法
根据滑轮组的门数确定其穿绕方法,常用的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2.滑轮组的选用步骤
(1)选择滑轮组的额定载荷和门数。
(2)计算滑轮组跑绳拉力并选择跑绳直径。
(3)注意所选跑绳直径必须与滑轮组相配。
(4)计算导向轮的载荷并选择导向轮。
(5)滑轮组动、定(静)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
考点五: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四套).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下学期期中考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pptx VIP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docx VIP
- 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docx VIP
- Q_UALW 001-2017博落回提取物.pdf
- 中医护理科普比赛.pptx
- 【水利课件】8 面板堆石坝.ppt
- 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MGIS)作业指导书.doc VIP
- 管理制度的全面协同与协作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