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VIP

初三化学燃烧和灭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下作业 1.(2008 年安徽肇庆)1854 年 5 月 30 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2008 年山东烟台)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2008 年山东烟台)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3.(2008 年江苏南通)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2008 年山东泰安)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 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碳酸氢钠的性质有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6. 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 钠.它受热后生成苏 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6.(2008 年福建福州)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 装置对“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 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 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解释 b 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 是 ① ;②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 12 装置与图 11 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 1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 1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课下作业答案: 2.B 解析:该题是从探究灭火的原理,上面的蜡烛由于缺氧先熄灭启发我们从火灾中逃生的正确方法。 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欲扬起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扬起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时一定的,要想燃 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扬起 的接触面积。故D 对。 点评:本题是考察燃烧的条件和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措施。生活中,燃料充分燃烧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因不充分燃烧而产生的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与污染。这四个实验中,铁与氧气反应产物只有四氧化三铁,电 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均无污染;唯有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污染。 5.(1)白色固体(或白色粉末或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能分解(或受热易分解) 2NaHCO Na CO + H O + CO ↑ 3 2 3 2 2 分解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碳酸氢钠的一条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和一条化学性质— —受热易分解,分解的产物苏打是碳酸钠(Na CO )、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CO ,该 2 3 2 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察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6.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